在剛剛結束的2017中國快消品+互聯網大會上,福建見福便利董事長張利在做分享時指出:零售的問題最終表現的是人性的問題。見福便利店的實驗:把年輕、漂亮的員工集中到一家店里,銷售增長20%。
這是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這些年由于整體社會就業環境的變化,加之零售企業的業績壓力,企業的招人難、招年輕人難成為了大問題。一方面企業要控制用工成本,不敢大幅提高一線員工待遇;一方面還是按照以往的待遇水平,零售企業已經很難招到以往的年輕員工。導致的結果是企業的一線員工嚴重老齡化。
在南京的華潤蘇果超市看到,員工的年齡基本在40以上,更有甚者在收銀崗位有帶著老花鏡的員工在上崗。目前這種情況在各地的百貨、超市、大賣場中十分普遍。包括近期在杭州考察鯨選這種創新門店時,看到的鯨選店是非常新的、非常時尚的,但是店內員工普遍以中年以上年齡員工為主,感受到的一種不太符合新業態店的感覺。
這種員工年齡的老年化帶來的結果是,門店可能會缺乏相對的生機,可能會缺乏相對的創新意識,門店的活力可能會相對不足。
員工年齡的偏大,可能會帶來的是對一些新的互聯網手段、方法接受度會低一點,學習新東西的意識會弱一點。
同時,門店員工的偏大可能會對顧客帶來一些其他方面的影響。譬如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是年輕人服務老年人,正常人服務殘疾人。曾經有過這么一個案例,某一超市,意欲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安排了殘疾人在門店服務,但實際經營一段時間后,顧客越來越少。在調查顧客后,有的顧客反映,要殘疾人做服務總感覺到有些不合適,不如不去“麻煩”了。試想,年輕人來到超市,要找“阿姨”“大叔”服務,也可能會有些心理上的障礙。有可能導致年輕顧客的流失。
零售是一個特別需要一線員工創新、創造的行業。他完全不同于工廠的流水線,員工不僅是要執行,更需要他們去創新。相對來講,年輕員工更具有創新意識。
其實,這些年在一些百貨、超市、大賣場企業當中,在成本控制上走入誤區,無節制地控制成本。包括像人力成本這些方面,只考慮成本控制,不考慮由此會對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
當前,隨著一些新型產業的興起,特別是互聯網產業、商務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等,更多的新產業確實對年輕人就業產生了更好地吸引,但是這并不是造成零售企業一線員工招人難、員工年齡老齡化的主要原因。
同樣是零售業態,服務行業,看到的良品鋪子、海底撈、89度C等一些新零售、新業態門店的員工年齡依然是年輕員工為主體。
在鄭州,走進一家良品鋪子,年輕員工,進門有歡迎光臨,在店有熱情的服務,感覺還是有一些不一樣。
為什么他們可以找到年輕員工,主要就差在收入待遇上。
零售應該成為一個活力的行業。從滿足顧客體驗上來講零售需要年輕化,從行業本質來講,零售需要活力化,從企業長遠發展,人才培養的角度講,零售需要年輕員工。
見福便利店的辦法:提升一線員工收入水平,一線員工月收入5000元以上,基本可以招到年輕員工。
企業要看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更好地權衡控制成本可能帶來的嚴重的負面問題。不能只是考慮成本控制一端,而忽視了其對企業經營帶來嚴重的問題影響。
目前,企業在變革新零售的過程中,需要做出更多的變革與調整:企業更需要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需要更好的關注消費者的體驗,更好地關注消費者的感受,需要構建以社群為中心的新的營銷體系,需要更多的互聯網模式、技術、手段,需要更多的智能化、信息化,需要一線員工具備更多的創新、創造意識,這些變化,都最好需要年輕化的員工�;蛘咧v零售企業的新零售創新實踐需要更多的年輕人。
建議:企業變革新零售,首先需要實現你的員工年輕化。
筆者:鮑躍忠微信bc111246
高級經濟師
國家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專家
聯商網新零售顧問團高級咨詢師
- 該帖于 2017/11/16 10:1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