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我不是萬達的托。。此文來源網絡,只是覺得這樣的征文活動其他企業可以借鑒一下,有點意思。
那一年他12歲
小學畢業的夏天。聽說城市里新開了一家叫做萬達廣場的商場,他拽著媽媽一起去看。寬敞明亮的環境,節比鱗次的店鋪,包羅萬象的商品,第一次顛覆了他心中關于商場的定義。看著精致櫥窗里,那些漂亮的文具或衣服,再看看媽媽無奈的眼神,他很是失望。從上午逛到中午,最終他們停在了麥當勞的門口,媽媽搓了一搓口袋,帶著他,第一次走進了洋快餐。他還記得他吃了薯條、漢堡、雞翅;媽媽一直坐在他身邊,看著他狼吞虎咽;媽媽說“慢點吃,慢點吃,別噎著”,手里捏著2張還沒有用過的餐巾紙,等著為他拭去嘴角邊的面包屑。從那以后的每個周末,媽媽都會帶他來萬達廣場,一份簡單的快餐成了他最享受的歡樂。
那一年他15歲
初三的寒假,小伙伴們都在討論草稚京與八神庵。他偷偷的從家溜出來,在萬達廣場的大玩家將KOF98操練的的不亦樂乎。不知什么時候,突然感覺到背后一陣憤恨的目光,回頭一看,是滿臉怒色的媽媽。他像一個挫敗的士兵,低著頭走出萬達廣場,一路上聽媽媽夾雜著哭泣的罵聲,他一言不發。他看著媽媽那厚布格的衣服,燈芯絨的褲子,第一次覺得媽媽好土,好啰嗦。
那一年他17歲
高二的夜晚,第一次和女孩約會,當從萬達廣場的萬達影城走出來時,他看到媽媽拿著兩個漢堡,笑盈盈的叫他和女孩一起吃;女孩笑他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他憤怒的巴掌打在媽媽遞過來那微微顫抖的雙手。他向媽媽吼道:“我的事不用你管”,他拉著女孩的手跑遠了。漢堡落在地上,一片熱氣氤繞,在這片熱氣后,他沒有看見媽媽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那一年他19歲
高考的失敗,巨大的壓力讓他喘不過氣,復讀的時光里,他記得自己天天往萬達廣場跑,那里的大眾書局有最全的復讀輔導資料。他坐在地上讀,媽媽就坐在遠遠的地上,看著他讀。那時候,媽媽聽說咖啡的提神效果很好,星巴克咖啡又是最有名的,但一杯就要媽媽一天的工資。到了晚上,每當要熬夜時,媽媽都會給他端來一杯從萬達廣場買來的,還帶著熱氣的星巴克,然后再靜靜的離開他的房間。偶爾倦了,他也會從他的房間走出去活動活動,他看到,媽媽趴在客廳的飯桌前打著瞌睡,他問媽媽為什么不去睡,媽媽笑著說,他還沒睡,做媽的怎么能先睡呢?她還要給他鋪床呢。當看到媽媽那歲月婆娑的臉和一身的倦意,他第一次有了讀懂媽媽的感覺。
那一年他21歲
大學二年級。他第一次遠離了媽媽,來到了另外一個城市的分校區。在這里,也有萬達廣場,他幾乎每周都可以吃到漢堡,喝到咖啡,但總覺得味道和之前有一些不一樣,他知道缺少的是媽媽那份濃濃的愛意,也沒有人再捏著兩張餐巾紙等著為他拭去嘴角邊的殘渣。他發現自己竟開始想念媽媽了,他走進了萬達廣場的國美電器,給媽媽寄去了電子相冊,教她怎么使用相冊上傳生活照片,可怎么也教不會。他時不時在想,這個時候,媽媽在做什么?是不是在她那個城市里的萬達廣場,追尋著屬于他的記憶。思念成了這段時光的主旋律,而長長紐帶的兩頭就是分處兩地的萬達廣場。
那一年他23歲
畢業了。他又回到了媽媽的身邊。他發現他的城市里,多了好幾個萬達廣場。媽媽再也不用像他小時候那樣,需要穿過長長的馬路去買一份他喜愛的快餐。有一次,他不小心看到媽媽的病歷上寫著:重癥貧血--晚期。他問了大夫,大夫告訴他,由于長期營養不良讓媽媽的身體出現了不可逆的后果。于是,他走進了萬達廣場的沃爾瑪,來到了營養品的專柜,他為媽媽挑選了最好的阿膠膏,他用小鍋,親自給媽媽熬著藥,他對媽媽說,以前是你照顧我,現在我長大了,我也要好好的照顧你。他看到媽媽那因為缺血而蒼白的面龐浮現出欣慰的笑。
那一年他25歲
媽媽最終離他而去,他無限的遺憾。帶著對媽媽的思念,他走進了萬達廣場的大歌星,為自己,為媽媽,點了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液晶電視的屏幕里,他似乎看到了媽媽,帶著微笑注視著他,一如13年前。他仿佛還能看到媽媽手里那兩張沒有用過的餐巾紙,在等著為他拭去嘴角邊的面包屑。桌子上,放著一個媽媽多少年舍不得吃的漢堡。
今年他28歲
時光流轉,歲月如梭,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當他帶著正嗷嗷學語的兒子來到萬達廣場的孩子王時,他平靜的對兒子說:“當年你的奶奶,在萬達廣場里,為我帶了那么多歡樂;今天,爸爸承諾你,我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你帶來開心與幸福”。
當人生的每一段旅程與萬達廣場劃出美麗的交集,當記憶的每一個時刻因為萬達廣場而顯得格外的珍貴;當夕陽的余暉,落在萬達廣場的墻壁上,金色的光芒,溫暖的籠罩在總服務臺的那張銘牌---“萬達廣場---帶給您全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