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雖然國內大部分地區疫情風險降低,但是受境外疫情波動因素影響,隨著國際交通客流在逐漸恢復,疫情風險在相當長時期內難以解除。在疫情新常態下,零售店鋪需要積極探索創新在封閉的店鋪之外展開營銷,即離店營銷。
1
為什么要做離店營銷
主要理由有四,一是疫情風險中,店鋪客流完全恢復有難度,而且按照防疫要求,要避免店內客流密集,防止疫情傳播風險。二是要抓緊實現今年的店鋪經營業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疫情造成的業績虧損。三是帶動人氣,特別是社區類綜合商場,需要擴大社區的影響力,讓顧客看到商場在恢復活力。四是商業主管部門在陸續發布指導意見,盡可能恢復內需,提高市場流動性,推動經濟發展。
2
離店營銷的幾種思路
離店營銷有很多種可能的選擇。本文僅介紹以下四種基本思路。
第一種、創意人氣
擺脫常規的賣貨營銷思路,創新組合。比如,邯鄲陽光天鴻廣場在戶外共享廣場舉辦兒童販賣體驗市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7月17日至19日,天鴻廣場針對周邊社區開展親子體驗活動,主題為“天鴻兒童帳篷集市”,3至10歲的兒童可以免費報名參加,僅用半天時間,就有100多個家庭報名參加,每一個小攤主,都可以得到由天鴻廣場統一配置的印第安小帳篷,作為“店鋪門面”。黃綠相間的帳篷,加上雪白的絨面地毯和七彩串燈,既有趣又有愛,充滿儀式感。
活動期間,小掌柜們開心地坐在帳篷前,一邊吆喝,一邊向客人們介紹著自己的商品。其中6歲的小攤主Sunny成為市集的“大明星”,帶貨能力杠杠滴。第一天活動結束,她媽媽就發朋友圈說,我家掌柜的一次活動成交27筆,都是自己講解完成交易。有的孩子拿自己的玩具和別的小朋友交換喜歡的書籍,還有的主動攜帶商品“上門”推銷,儼然一場交易與交流的歡樂盛會。家長們說,這是助力孩子成長的職業角色體驗平臺,既鍛煉孩子的自信心,也通過實戰提高了溝通表達能力。
陽光天鴻廣場總經理劉星對筆者說,疫情期間,我們創意策劃了十幾種活動,熱點不斷,其中3月13日至17日在廣場組織的“愛心接力站”公益活動,為一線交巡警、環保工人、外賣騎手等免費提供暖心餐飲,被河北新聞網、邯鄲日報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天鴻廣場只是一例,事實證明只要策劃活力不斷,創意方案就無止境。
第二種、戶外展賣
大家自然會想起傳統的戶外大棚,這確實是比較老套的戶外營銷模式。不過,在疫情的新常態下,必須策劃變通。比如,組織主題品類市集,時令商品,休閑食品、家居衛生、加工工具等日用雜品。
目前看到的多數還是傳統店鋪組織戶外大棚,主要是銷售店內的主打商品,包括鞋類、服裝類、相關的家居雜品等,但是,隨著大家需求的多元化,網絡銷售的便捷化,戶外大棚的銷售品類組合內容應該有所創新。比如說北京2020消費季主題活動,就利用一些商場門前的廣場,搭建食品及餐飲夜市。
2020年的疫情屬于特殊情況,商業從業者在策劃選品促銷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疫情的特殊背景。比如食品及餐飲,既要考慮客群隔離,還要考慮空間通風、還要考慮消費感受,在這些條件下策劃出特點鮮明的大棚概念,僅憑一般的低級經驗傳授操作,確實不夠用了,需要新的商業智慧。
放眼全球,紐約開放餐飲戶外攤檔,在一定條件下允許占道經營,荷蘭阿姆斯特丹對餐飲的外部延伸經營也有一定約定,河邊闌珊燈光下,顧客愜意享受自己的美食,這樣的交易契約是企業創意的前提,即使疫情讓人心煩意亂,倘若有朋友相對人坐,小酌互訪,那不也是很溫馨的壓力疏泄嗎。
日本商場有一個生動的案例,主要百貨店每年都要輪番組織北海道物產展賣,每個季節都要策劃主題,連最普通的大醬都可以組織成為主題市集。中國有太多的主題物產選項,受疫情影響,很多產地的物產流通受阻,急需要疏導、消化。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露天或者街區式開放式商業經營模式,是避免密集客流、降低成本的有效經營方法,正在國際范圍內全面興起,政府主管機構和商業界的有識之士,應該看到這個趨勢。
近幾年,很多人熱衷于生鮮類經營,不論形式如何,其本質都是在產地和消費終端做質量、規格“不對稱”的文章。大家都能做,零售企業也完全可以參與,特別是疫情局部封閉交通,流通受限的客觀環境下,零售方完全可以組織專項跨地區應季農產品或工業品的市集,跨過中間吃利環節,讓利于民,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樁大好事。
第三種、流動販賣
流動販賣也是比較傳統的一種營銷模式,基本樣式是利用機動車、腳踏車甚至挑擔子或走街串巷、或圍繞社區叫賣。
近幾年,城市管理逐漸嚴格,杜絕流動販賣。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好不好,筆者不敢妄言,不過,流動販賣這種形式在很多國家始終存在。筆者曾經在日本藤澤附近小住,經常在傍晚時分伴著民謠一般的音樂和吆喝聲,眼見烤白薯的小機動車慢慢出現在町鎮路口,和靜逸的民居文化融為一體,令人回味。
2020年疫情期間,日本的流動販賣很活躍,大榮等大型零售企業紛紛組織流動販賣,稱之為移動超市,送貨到社區門口,大受居民歡迎。
流動販賣,是社區民俗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值得規范,值得肯定。在疫情特殊時期,對于大型商場來說,也是補充業績的有效辦法,經過策劃,向主管部門申請,確定路線和營銷時間和地點,利用約定的品類產品,向社區大眾提供定制化服務,包括超市主打品類的日用消費品,定制的家居雜品,服飾服裝和工具類用品,戶外活動的各類用品等等。
具體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快閃店的形式,也可以是定時定點的提供商品服務,還可以是根據特定社區大眾的要求,和網絡銷售結合起來,線上銷售、線下組織定向上門服務。
第四種、文體聚客
在正常商業營銷情況下,大家常見的文體聚客形式是商場附近廣場舉辦的兒童娛樂游戲、成年人體育競賽活動。不過,2020疫情持續高風險情況下,不允許聚集多人從事娛樂、體育活動。在疫情風險降級以后,很多商場開始組織廣場文體活動,像邯鄲的陽光天鴻廣場組織的親子活動,萬達廣場組織的溜旱冰,很多社區廣場自發的廣場舞,也有一些商場組織定向跑步等體育競賽或表演。
利用文體活動聚客,能夠讓顧客和社區的大眾感受到健康樂觀向上的生活氣息,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組合做好的話,也能夠給綜合商場帶來一定的客流。
綜上所述,離店營銷起碼需要注意以下三個事項:
一是要區別于店內營銷的方法,策劃和營造戶外營銷的氣氛,包括色彩、聲音、展板、招貼等道具,對營銷服務人員要進行培訓和訓練,在另一個場景下為顧客提供誠信、熱情、滿意服務。
二是要策劃現場客流環線,準備客流聚集的疏導預案,同時要和社區主管機構溝通,現場要安排安保人員和滅火器等消防設備設施,確保客流集中時段能夠及時疏散,安全有序。
三是要做好戶外市集的衛生保潔,避免噪音擾民。要保證經營場地的規范化操作,前期要經過仔細的策劃和安排,不能對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秩序構成干擾。
- 該帖于 2020/8/25 11:3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