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和投資人的關系應該如何相處,這是一個并不新鮮但卻屢屢成為熱點的話題。遠的不說,剛剛發生過的就有雷士照明風波,而上周六團購網站24券的突然宣布的“長期休假”,更是把創始人與投資人的“家丑”大大的“外揚”了一下。
按照24券創始人杜一楠的說法,是投資方不遵守游戲規則;而按照24券投資人的說法,則是創始人不遵守游戲規則。在雙方幾番交鋒之后,互相對彼此已經喪失了基本的信任,直至矛盾的今日爆發。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外人也很難插的上手。不過,有一點可以基本認定的,那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大難臨頭各自飛”。雙方矛盾爆發的大背景就是當下的資本寒冬,24券本身的內部問題在這個大背景的逼仄下,不可避免的被放大。
不過,資本寒冬是所有團購網站面臨的共同問題,何以24券先于其他網站爆發呢?其實早在24券之前,曾經上市無果的拉手網內部也發生了危機,只是沒有像24券這樣激烈到“關門”而已。當然,那些數以千計已經倒閉的團購網站就不在此贅述了。在此談及24券和拉手網,只是因為二者都是創立較早的知名團購網站。想當初,24券創始人杜一楠與拉手網創始人吳波都是報紙、電視臺的常客,堪稱團購行業的樣板人物。
大規模的擴張,大規模的收縮,在規模與盈利之間來回搖擺,這是幾乎所有團購網站都犯過的錯誤。但是在大家都犯了這些共性的錯誤之后,美團網的銷售額一騎絕塵,并宣稱今年四季度將實現季度盈利,滿座網則宣稱在9月份已經實現單月盈利1元錢,且4季度將實現盈利100萬元。應該說,排名前列的團購網站都或多或少看到了春天的影子。
但是,能夠預見到春天何時來與能夠等到春天來,還是有區別的。24券就算是望見了春天,也等不到春天了,而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差錢”。準確的是,不是24券差錢,而是24券的投資方差錢。
24券曾對外透露,其主要投資方是馬來西亞的成功集團。應該說,在VC圈中,成功集團的名氣和實力并不大。此外,拉手網的早期投資方泰山天使投資與后期主要投資方麥頓投資,也非一線VC。反觀團購網站排名前五的網站,美團網的投資方是紅杉資本、阿里巴巴,北極光等,滿座網的主要投資方是凱鵬華盈,糯米網是上市公司……,可以說,名氣和實力都在24券和拉手網之上。
也許有觀點認為,名氣和實力并不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給出高估值就行。其實不然,對于創業企業而言,哪家VC能給出高估值并不是第一位的,VC的綜合實力才是第一位的。其表現之一就是VC總盤子的大小,而不是給單個企業投資的多少。換言之,拼的是“爹”的資產,而不是“爹”的慷慨。在這一點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紅杉資本。
中國電商第一股麥考林和第二股唯品會都可謂紅杉資本的杰作。在京東商城和凡客誠品還是“孩子”時,麥考林就已摘得電商第一股的名頭。在京東商城和凡客誠品因為資本寒冬而遲遲難以上市時,唯品會卻后來居上順利上市。其實,麥考林上市前已露疲態,但紅杉資本硬是吃下了幾乎全部的盤子,并將其成功推上了資本市場,而在其股價不振時,又找來新浪來買單。中概股寒冬之下唯品會逆市路演買盤冷清,紅杉資本承諾出資1000萬美元認購,如今唯品會已站在發行價之上。當然,實在上不了市也不要緊,不久前,紅杉資本將其投資的視頻網站56網轉手人人公司,也算對各方有個交待。在某種程度上,遠比酷6的結局要漂亮。
諸多事實早已證明,創業企業在臺前拼的是創始人,在幕后拼的則是投資人。創業企業能夠走多遠,長多大,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爹”的基因。“拼爹”無處不在。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賀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