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趙薇、鐘麗緹、張雨綺等眾多知名女星代言過的知名美容瘦身機構瑪花纖體近日陷入關店風波。據媒體報道,瑪花纖體在上海的多家門店突然關閉,員工正在維權討薪。而一些持有上述門店預付卡的消費者或將面臨索賠困難的問題。昨日,記者走訪了瑪花纖體在南京的門店,目前位于新街口的一家旗艦店仍在正常營業。
探訪
南京僅一家門店仍在正常營業
昨日,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瑪花纖體在南京的門店信息,共出現4個門店,其中新街口門店有3家,三山街附近門店1家。
但瑪花纖體華東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在南京開設的門店只有兩家,網上“4家門店”的說法并不準確。其中位于三山街附近的門店早在去年就已關閉,如今僅有位于新街口某商場內的一家旗艦店尚在正常營業。
而記者昨日走訪發現,瑪花纖體位于三山街附近的門店確實已被另一家美容機構替代。該美容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店面開設已有一年,瑪花纖體早在去年就關閉了。據了解,目前瑪花纖體在南京的門店僅有1家,位于新街口某商場內。昨日下午,記者來到該門店,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該店是瑪花纖體的旗艦店。對于部分上海門店關閉的消息,工作人員表示已看到相關報道,也在等待總部的確切說法,但南京的門店仍然正常營業,“我們的上下班時間跟商場的營業時間一樣。”
由于圣誕節快到了,記者發現,南京門店的入口處還張貼著“買5000送5000”的圣誕促銷宣傳單。不知是否因為受到上海門店關閉的影響,目前辦理會員卡要先預約進行報名登記,等候店內通知。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解釋,持卡的會員門店也正常接待,不過若要辦新的會員卡,由于產品要從總部發過來,目前只接受預約辦卡服務。
回應
只有上海關了幾家店,其他地區還在營業
據公開信息顯示,瑪花纖體于1986年誕生于瑞士,并自稱國際纖體專家,已在瑞士、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等國家設有80多個纖體中心。瑪花纖體在中國市場也得到飛速發展,不僅獲得由各大機構頒發的各種獎項,還曾邀請趙薇、鐘麗緹、張雨綺等知名女星作為代言人。由于走的是“高大上”路線,瑪花纖體的消費金額不低,據南京門店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最便宜的套餐價格也要三四千元,價位高的要上萬元。
這樣一家知名度高,走高端路線的美容機構忽然出現門店關閉的消息,也引發其他門店消費者的擔憂。據悉,瑪花纖體已在北上廣、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開設分店。但瑪花纖體華東地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全國只有上海幾家門店關閉,其他地區門店尚正常營業。記者致電北京門店獲悉仍在正常營業。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通過瑪花纖體官方微信搜索上海門店信息發現,一些被爆已關閉的門店仍在列。而在大眾點評網上,時代廣場店、聯洋廣場店、莘莊店等幾家瑪花纖體上海門店已顯示“暫停營業”。對此大眾點評網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陸續收到網友對門店已關閉的點評后,公司撥打上述門店電話核實但一直無法聯系上,為保護消費者利益才顯示“暫停營業”,但后續會繼續跟蹤上述門店情況。
對于上海門店為何關閉,上述華東區工作人員表示,尚未接到公司通知,并表示公司會回復的。但如何查看公司回復,該工作人員表示:“到各大網站看新聞吧。”
聲明
內地業務已被母公司出售
在上海門店關閉事件發生后,瑪花纖體的內地官網已無法訪問,而新浪官方微博也多日未更新。記者登錄瑪花纖體香港官網發現一份未標準確日期的聲明稱,瑪花纖體母公司麗研國際(Global Beauty International Group)為專注于更成熟及發達的美容市場,已于2013年夏季出售瑪花纖體(Marie France Bodyline)在內地的業務。麗研國際將繼續在中國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市場經營瑪花纖體的業務。這也意味著,母公司麗研國際已全部退出內地市場。而據上海媒體報道,被爆關閉的瑪花纖體上海門店的員工表示,他們現在的外籍老板已聯系不上,公司基本被搬空。
另據報道,對于麗研國際撤出內地市場和瑪花纖體的突然“倒閉”,有行業分析人士猜測,或許與公司經營狀況有關,“中國美容纖體市場目前處于一個高度分散、野蠻生長的狀況。品牌眾多,瑪花纖體只是其中之一。隨著房租、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企業打價格戰,產品質量問題等風波不斷,不排除集團選擇放棄內地市場,以專注其他優勢市場。”
但對于母公司麗研國際已出售內地業務等消息,昨日瑪花纖體南京門店和華東區的工作人員均表示,“不是很清楚,也在等總部消息”。記者在多次撥打瑪花纖體總部電話后均無法接通。
擔憂
預付卡內資金安全存疑
記者從瑪花纖體南京旗艦店了解到,目前該店在冊的有效會員逾一千人。會員都辦理了預付費卡,辦卡資費從3000元到萬元不等,即使按每人辦卡費用3000元計算,已有300萬資金投入到該門店內。即使大部分資金已在前期進行消費,粗略估計消費者仍有上百萬元提前放置在門店內。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預付卡內的資金安全或很難獲得保障。
近年來,涉及美容、美發、健身等方面的預付卡消費投訴持續不斷。2010年,南京美容美發中心10幾家門店爆發關閉潮,導致消費者購買的預付費卡成了“廢卡”,涉及金額高達幾十萬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預付卡消費對商家來說,等于提前獲得了預付款,對于消費來說可以以優惠的價格享受到服務,但一旦商家跑路消費者或很難追回損失。據媒體報道,今年上半年,南京市消協就接到130多件關于預付卡的投訴。昨日,一位曾在瑪花纖體南京門店消費過的消費者表示,該門店“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消費水平也很高。最近,因為上海門店出事,不少南京消費者都在打聽情況。“南京門店多少會受到上海事件的影響。”上述消費者稱。
(來源:現代快報 記者:劉元媛)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