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世界杯期間,家住杭州朝暉六區的劉先生有點煩惱,大半夜看球賽來勁了,想買瓶啤酒助助興,但在樓下的小店里卻買不到開瓶器。
你去小店買東西時,老板能和你閑聊兩句;有朋友來找你,店家還可能幫你轉達,記憶中,社區小店與商業便利店最大的區別,就是存在著鄰里味道。
“但因為經營面積有限,商品種類不多,我們的有些購物需求無法滿足。”劉先生說。
試想一下,未來是否有這樣的可能,社區小店還是原來那對小夫妻開的,但商品種類變多了。并且,無論線上下單還是線下消費,小店都可以送貨到家,同時還有增值服務,比如代繳水電物業費、代寄代收快遞等等。
目前,省內外一些商業企業正紛紛加入社區便利店爭奪之戰。
社區便利店也將用上大數據
無論是規模較大的百貨店,還是沿街的連鎖便利店,都正在經歷電子商務的沖擊。
互聯網時代,經營面積有限、商品種類單一、“雜、亂、散”的傳統社區便利店又該何去何從呢?
祐康正在嘗試改變,新推出的祐惠網項目,定位為O2O智慧社區電子商務平臺,要將現有社區零散的、碎片化的社區店,納入旗下。
據悉,目前杭州已有2000家傳統社區便利店與祐康簽約,7月底前,將開出第一家“祐惠店”;8月,將有100家“祐惠店”掛牌;到年底,要在杭州落地1萬家。預計到明年,還將在浙江50個縣市,打造5萬家“祐惠店”,2016年實現逾10萬家。
如此緊鑼密鼓地布局,傳統社區便利店將會有哪些變化?
據祐康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采購成本會進一步控制。“社區便利店通過祐惠網統一采集商品,價格更實惠。其次,利用大數據分析手段,通過社區購買人群分析,準確掌握消費者購買商品習慣,能為便利店提供更全、更精準的商品品項,甚至可以設立生鮮產品專區、地方特產專區。”
除此以外,物流能精準到達,減少缺貨損失,實現有限空間的合理店存,也是“升級”的好處所在。
社區店須多方滿足居民需求
外地連鎖品牌也開始以加盟等方式,網羅杭州的社區便利店資源。總部在成都的“聯合一百”就宣稱要在全國建立18萬家超市或便利店,為城市和農村居民提供購物等服務。
吳昌林是杭州丁橋農港苑小區的一家“聯合一百”超市的老板。
“社區店只有把服務做全才可能生存下去。”吳昌林說,2009年開的店鋪,由于網購崛起等原因,他的小超市營業額大不如前。“從蔬菜、水果、土特產到進口商品等,社區店最好一應俱全,把居民生活所需的消費品都引到店里。但限于面積,以及采購能力和可承受的庫存量,社區店的商品難以滿足所有需求,尤其是一些高端、品牌化的商品以及季節性商品,我們幾乎不可能提供。”
“現在鄰居們每周末會去大賣場采購,平時在家里點點鼠標就能買到一般性商品。”吳昌林說,“對于我們傳統社區店來說,每家店都在思考如何應對生意的萎縮。希望今后通過品牌化管理,也能為我們店內的商品增加品牌附加值,提高盈利水平。”
高端市場開發社區商業混合形態
今年5月中旬開始,快遞大佬順豐開始在全國多個省市上線名為“嘿客”的網絡服務社區店,預計年底開店總數將達到4000家,選址會偏向于高檔社區,看重周邊居民的消費能力和對服務的高要求。
無獨有偶,華潤萬家旗下的連鎖便利店品牌Vango也在發力,它主要分布在地鐵、商業圈附近,目前在杭州地區已有41家門店。
“未來便利店將會從單純的商圈店逐漸向包含社區功能的混合型店轉型,這是一個趨勢。”華潤萬家相關負責人表示,在8月底前,會開出6家這樣的混合型門店,既服務于商圈內流動群體,又服務于社區居民,并且在店內配備WiFi,增加休閑區域,做居民的生活好鄰居。“譬如新開的位于武林府的門店,就主要為高端住宅人群和周邊寫字樓的白領人群服務,每個月業績都不錯,是便利店向社區商業混合型轉型的良好典范。”
-鏈接
社區便利店“變臉”的優劣
在社區服務這塊市場,商業生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目前在杭州出現的創新模式并非憑空虛構,英國最大的O2O電商Argos就有成熟的范例可供借鑒。它整合了“目錄式銷售+B2C+O2O”三種經營模式,也就是說,消費者可以通過目錄冊選擇商品購買由后臺倉庫直接出貨,或者利用移動終端實現網上下單到店自提或付費發貨,目前Argos已經覆蓋了英國超過2/3的家庭。
對于傳統社區便利店的“變臉”,業內人士也分析了其中的優劣。其一,因為地域的限制,社區小店很難突破區域瓶頸吸引到新的客源,要突破這樣的局限,就必須將實體店與電子商務打通,用網絡空間為小店弱化區域界限,將銷售平臺從現實拓展到網絡。
其二,B2C、O2O的消費模式可以為便利店創造新的收益點,傳統便利店著重于實物消費,而B2C、O2O模式下,便利店的經營范圍可擴展到超出實物消費之外的服務行業,如代金券領取、折扣券發放等;
其三,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能夠充分運用大數據管理等技術為經營活動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從而幫助社區便利小店更好地掌握供需變化,為消費者提供最熱銷的商品、進一步完善服務,讓小店實現智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