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 楚修齊
●上半年,百貨業整體銷售以近兩位數的幅度下降。內蒙古民族集團下降近10%,西安民生下降10%至12%。
●面對聯營模式的種種弊端,百貨店紛紛加快推進自營體系建設。與此同時,百貨店與品牌商開始走向深度合作。
●總體上看,當前傳統百貨業正處于復雜的變革時期,一方面,危機叢生,步履艱難;另一方面,復雜的行業背景同時也孕育著新的機會,新的模式。
2014年上半年,百貨業依然形勢嚴峻, 整體銷售以近兩位數的幅度下降,多數企業利潤縮減,出現關店潮。
在租金及管理費、水電費、人工支出等主要成本持續上升的情況下,企業關掉營利性差的門店成為明智選擇。但是,行業形勢的嚴峻使企業轉型迫在眉睫,只有在困境中努力進行探索與嘗試,突破傳統零售思維,創新商業經營模式,百貨業才能迎來轉機。
商家“斷臂止血”
上半年,百貨業整體銷售以近兩位數的幅度下降。以上海為例,百貨業銷售同比下降達到9.5%。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的調研,在行業具有代表性的會員企業中,內蒙古民族集團下降近10%,西安民生下降10%至12%,百聯集團、廣百集團、合肥百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這一輪的業績下滑中,尤以一二線城市高端百貨店突出,以往銷售基數較低的城市情況稍好,天津市33家商場上半年共計銷售100個億,同比下降3.3%。
伴隨銷售乏力,大多數企業利潤也同步縮減。根據國內18家A股上市百貨公司的報表,第一季度,有超過七成,高達12家的公司出現營收下滑或凈利潤下滑的局面。在國內擁有最多百貨門店的百盛商業集團今年一季度報表顯示,繼去年業績大降之后,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總額下降1.9%,而同店銷售則下降8%,商品銷售毛利率下降0.2%至17.1%。杭州解百公布的上半年年報顯示,上半年同比下降18.6%,凈利潤同比減少43.64%。
上半年,百貨業與超市等零售業態一樣,出現關店潮,共關閉12家,加上7月11日王府井湛江百貨的關店,目前百貨關店數已經達到13家,關店歇業的商場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2%。
百貨業關店原因主要集中在盈利能力差和租約到期兩大方面,基本上屬于企業主動“斷臂止血”。過去5年,培育一家新店的周期是2至3年,但現在一家新店的培育期拉長到3至5年,甚至還要更長,在租金及管理費、水電費、人工支出等主要成本持續上升的情況下,關掉營利性差的門店成為明智選擇。
行業危機叢生
上半年,百貨業所面臨的困境,除受宏觀經濟調控、消費信心不足、電商沖擊猛烈、市場格局變化、成本持續上漲等近兩年來一直存在的因素影響外,一些新的問題也不斷涌現。
首先,中央反腐力度加大,導致高端消費繼續銳減,作為百貨店的主要經營優勢品類,珠寶、黃金、手表、高端奢侈品等銷售急劇下降,從而影響到整體銷售額。
從行業來看,新增商業項目繼續急劇放量,各類商業綜合體遍地開花,商業網點的過于密集造成零售市場被進一步分食,市場競爭更加無序。據RET睿意德調查數據顯示,僅北京2013年到2015年,集中新增商業項目體量約340萬平方米,相當于17個西單大悅城。
快速增加的多元化零售渠道間的競爭持續升級,百貨原有的渠道優勢逐步弱化,百貨店在品牌引進、招商合作方面出現困難,致使百貨店的經營難度加大。
同時,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消費行為的變革,購物在消費支出和消費時間上的占比日益縮小,由此在帶來餐飲、休閑、娛樂、健身、旅游等產業火爆的同時,購物消費相對減少或碎片化,百貨店在消費生活中的地位逐步降低。
然而,百貨店商品品類卻相對單一,難以提供多業態、一站式的購物體驗,同時,聯營模式導致定位雷同,千店一面,使百貨店日益減少消費吸引力。
轉型中孕育轉機
當前,百貨業明顯處于變革發展時期,形勢的嚴峻逼迫百貨業轉型迫在眉睫,百貨企業正在困境中努力進行探索與嘗試,突破傳統零售思維,創新商業經營模式。
自去年以來,百貨店購物中心化的調整有加快趨勢,各百貨店在調整中采取了不同策略,在大量引入餐飲、休閑娛樂、兒童早教等體驗性業態后,百貨店呈現出新的業態格局。
此外,面對聯營模式的種種弊端,百貨店紛紛加快推進自營體系建設。
百聯集團今年明確了自營體系建設的年度目標,即通過3年左右時間將總代理、總經銷的自營比重由不到3%提高到10%。南京新百的大股東三胞集團收購英國費雷澤百貨,主要看中的就是其擁有多個自有品牌。合肥百大集團成為寶潔公司在安徽最大的區域代理商,自有品牌涉及十幾個品類兩百多個品種。
與此同時,沿襲多年的聯營也有了新的變化,改變簡單的扣點分成方式,百貨店與品牌商開始走向深度合作。上海友誼股份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共享,引導供應商提供按需定制的產品和服務,年內友誼股份將完成與100家戰略合作供應商的簽約。“單品管理”成為王府井百貨等企業轉型自營的重要突破方向。
面對電子商務大潮,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百貨企業開始“觸網”,尋求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如果說去年是試水O2O的初級階段,百貨店還主要是通過賣場鋪設WIFI,進行系統升級改造,開通微博、微信、微店營銷等方式,達到聚客、促銷和傳播推廣的基本目的,那么,今年以來,O2O全渠道的探索更加深入地轉向了分析顧客消費行為,形成線上線下營銷閉環,觸及到企業組織變革和業務流程再造,“店商”與“電商”的融合也進入到更深層次。
上半年,銀泰與阿里重拳出擊,聯手打造O2O全產業鏈,全面打通會員體系、支付體系和商品體系,實現線上線下的商品交易、會員營銷及會員服務無縫聯通。王府井百貨等也與騰訊、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有了更為緊密的合作。
總體上看,當前傳統百貨業正處于復雜的變革時期,一方面,危機叢生,步履艱難;一方面,復雜的行業背景同時也孕育著新的機會,新的模式。
�。▉碓矗褐袊虉� 作者:楚修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