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社區居民購物服務、餐飲服務、綜合服務、家政服務、維修服務等基本服務,我市將加快推進社區商業服務體系的建設,大力發展社區超市、便利店、標準化菜市場及便民菜店、大眾餐飲、洗衣店、大眾理發、維修店、再生資源回收、家政服務等社區商業必備業態。目前,該局正在制定《社區商業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而新區的商業配套和市民關注的菜市場建設都將成為社區商業服務體系建設中的著力點。
據介紹,截至2012年,我市便利店總數已達到8117個,其中直營店為7702個。紅旗連鎖、7-11、全家、互惠、舞東風、WOWO、老鄰居等10家主要便民連鎖企業,共開設社區連鎖便利店3853個,其中,中心城區門店有2141個,24小時便利店562個,“也就是說,中心城區基本上各個角落都實現了全覆蓋�!笔猩虅站志珠L郭啟舟表示,據全國連鎖行業協會調查分析,成都市社區連鎖便利店發展水平位居上海、廣州之后,躋身全國三甲行列,我市社區居民的居家便利程度已走在全國前列。
同時,除了基礎的商貿服務功能以外,我市10家主要連鎖企業已擴展了水、電、氣費及公交卡代收、充值等公共服務;信用卡還貸,轉賬匯款等金融服務;各類電話卡、手機充值卡、補換SIM卡及提供手機充電等通信服務;大眾早餐、方便盒飯、現場制售食品等餐飲服務;上網卡、游戲點數卡及網站點數卡互聯網服務;飛機票、電影票、體育彩票票務服務;送貨服務;非處方藥、包裹代存代取、小家電維修等家庭服務以及便民商務等九大項便民服務功能,貼近社區居民和百姓生活。
打造15分鐘
便民生活服務圈
“從今年情況看,年初全市確定了新增200家社區便利店的民生工程目標預計也將超額完成。”郭啟舟表示,為進一步方便市民生活,目前該局正在起草我市社區商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著力大力發展社區商業,完善社區商業的業態布局,發揮社區商業服務民生、擴大消費、促進和諧的基礎功能,以現代流通技術和商業模式為支撐,統籌社區商業網點布局,優化社區商業消費環境。創新社區商業經營模式,提升社區商業服務功能,用3—5年時間,形成基本業態齊備、服務便利、消費放心的社區商業服務體系,實現社區商業全方位、多層次的均衡發展,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
一方面,實現社區商業服務主要業態均衡發展。完善農產品零售網絡,暢通流通渠道;創新流通模式,拓展服務功能;大力發展社區餐飲服務;規范再生資源回收、社區家政服務。
另一方面,通過因地制宜,加快社區商業基礎設施建設。對已建成的社區和老城區內的社區,以整合現有資源為主,根據消費需求和新型業態發展,充分利用原有設施及場所,抓好業態調整、配置和升級提升,拓展服務功能,按照社區規模,配置必備業態。對新建社區,則要結合城市改造和新區建設進程,完善社區商業網點配置,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筑面積的比例不得低于一定比例。同時,鼓勵市區國有平臺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建設并持有集中或者相對集中的社區商業服務中心物業,配備必備的社區商業和特色商業業態。確保社區商業與住宅和其他公用設施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