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來自電商的沖擊,美國傳統零售商繼去年關閉近7000家門店后,今年零售業寒冬延續。
上月31日,西爾斯公布關店消息及慘淡業績后,股價四連跌,且被指或將于今年倒閉;接二連三的行業利空消息也令美國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感到岌岌可危,近期該公司在股東大會上頻頻強調危機感,并推出多項措施保持競爭力。隨著行業的“自由落體”加速,目前美國零售業已開始分化,在部分零售商瀕臨破產的同時,市場認為那些注重數據和技術應用的零售公司,將在行業寒冬中生存下來,這其中,沃爾瑪、梅西百貨和克羅格等脫穎而出。
零售業寒冬延續
多數機構預計,美國零售巨頭中即將倒下的會是傳統零售巨頭西爾斯。這家上世紀業績屢屢排行第一的老牌零售商5月31日發布財報顯示,一季度公司收入下降逾30%至29億美元。不久前,公司還表示將再關閉旗下72家門店,年初至今西爾斯已關閉160多家門店。西爾斯首席財務官羅布·里克爾(Rob Riecker)解釋稱,“公司需要繼續調整商店基礎,把重點放在最好的商店,包括新的小型商店形式。”利空疊加,上周西爾希股價四連跌,其中周五跌18.86%至2.28美元,而金融危機前該公司股價一度觸及158美元上方。另外,標普公司日前發布的2018年可能宣告破產的15家全美零售公司榜單中,西爾斯排名第二,破產概率為25.37%。
目前多家咨詢機構數據顯示,美國零售業的寒冬仍在延續。其中咨詢公司Cushman&Wakefield預計,2018年美國恐再關閉12000家以上的商店。商用地產公司CoStar數據同樣顯示,今年美國近四分之一(約310家)的購物商場正瀕臨破產邊緣。
摩根大通分析稱,除美國零售商場基數過高、人工成本上漲、消費者習慣發生轉變外,歸根結底是科技賦能加速了傳統零售業的沒落。目前,以亞馬遜為代表的電商大規模崛起,已經給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帶來巨大威脅。不過咨詢公司AlixPartners認為,目前絕大多數零售商是通過關店方式來精簡不必要的零售網絡,以創造最大價值,這意味著行業正在經歷洗牌而并非大規模崩塌。
科技賦能推動轉型
岌岌可危的歇業數據已讓美國零售業公司不寒而栗,連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也在上周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頻頻強調“危機感”。公司首席營銷官托尼羅杰斯分析表示,害怕改變的零售商最終落在了后面,其中1970年排名前三的西爾斯、J.C.Penney和凱馬特三大零售商均未在2017年美國前十大零售商榜單露臉。2017年美國零售巨頭中,沃爾瑪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競爭對手克羅格、好市多,亞馬遜排名第七。為對抗亞馬遜等電商,沃爾瑪超市中已引進掃描機器人、快速卸載機、商店地圖、移動快遞退貨等高科技利器以提升服務體驗。同時繼全美近5000家線下店入網后,沃爾瑪還重金購入在線零售商Jet.com、服裝電商Shoebuy、女性時尚電商ModCloth等線上平臺。看好沃爾瑪全渠道的發展模式,今年以來高盛、花旗均上調沃爾瑪評級。
多數機構相信類似沃爾瑪這樣使用新技術和新模式的零售公司,將在行業寒冬中生存下來。其中高盛就看到了美國零售業變革中的潛在機會,表示至2022年,美國70%的零售銷售仍將發生在實體店中。該機構看好數據對行業的賦能,表示數據將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管理庫存、優化成本、精準營銷。例如亞馬遜可以通過自建云服務等系列工具追蹤用戶購物喜好并推薦產品,因此未來傳統線下零售店如何建立數據化的“未來商店”將是立足關鍵。目前沃爾瑪、梅西百貨和克羅格已脫穎而出。
在談及美國零售業發展趨勢時,全球零售科技分析機構FGRT同樣看好科技賦能的推動力,認為2018年零售商將利用區塊鏈和3D打印等多元化技術,使其供應鏈更加智能化,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其中沃爾瑪已經于4月提交了專利申請,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導購服務中,以期構建精準的用戶畫像。
另外,美國零售雜志Store發布的2018年美國零售業八大預測中,尤其提到,在歷經數十年對數據挖掘探索后,人工智能將成為零售業的下一個機會。據市場機構Gartner研究,至2020年85%的零售互動將由人工智能管理。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昝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