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超市加速業態轉型,獲百聯集團3.6億元增資
出品/聯商網
作者/夢縈
5月12日,上海百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百聯集團有限公司認購聯華超市新內資股暨關聯交易,并透露聯華超市對下屬公司增資的具體內容。
據悉,百聯股份控股股東百聯集團有限公司擬與公司控股子公司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簽訂《股份認購協議》,百聯集團按每股新內資股人民幣1.00元,以現金認購不超過3.6億股聯華超市新內資股。
由于百聯集團系百聯股份的控股股東,聯華超市系百聯股份下屬控股子公司,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但不構成重大重組事項。
01
百聯集團是由原上海市第一百貨集團、華聯集團、友誼集團、物資集團合并重組的大型國有商貿流通產業集團。
超市一直是百聯集團的核心業務,具體可分為連鎖超市、大賣場以及便利店三種業態,旗下包括“聯華”、“世紀聯華”、“華聯”、“快客”等品牌。同時,通過子公司聯華超市運營,營收占比超八成。
聯華超市是上海百聯集團下屬企業,創建于1991年,是上海首家以發展連鎖經營為特色的超市公司。
2003年,聯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是首家于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國零售連鎖超市公司。
上市后的十年時間里,聯華經歷了自己的“黃金十年”。營業總額突破300億元大關,全國總門店數量為3352家。
然而,過去幾年,聯華超市不斷錄得虧損。2015年至2023年,聯華超市已經連續虧損9年,累計虧損超30個億。
2023年,聯華超市的營業額約為218.36億元,同比下降約11.5%;公司股東應占虧損7.91億元,同比擴大283.15%。其中大型綜合超市業態同比下降約22.2%,超級市場業態下降約1.7%,便利店業態上升約6.0%。
聯華超市表示,2023年營業額下滑,是因為商超行業的復蘇速度低于餐飲等其他消費行業,門店來客受到一定影響,普通民眾消費更加理性,消費降級趨勢明顯,同時受年初疫情對春節銷售旺季的影響,致營業額同比下降。同時,聯華超市強調,在線到家業務呈穩定增長,在線銷售同比增長12%。
去年,聯華超市新開門店337家,其中大型綜合超市新開2家;超級市場業態新開門店299家,其中直營門店新開93家,加盟門店新開206家;便利店新開門店36家,其中直營門店新開12家,加盟門店新開24家。同時,聯華超市梳理了門店網絡,關閉了333家門店。截至報告期末,聯華超市擁有門店3356家。
2024年一季度,聯華超市終于實現由盈轉虧。
今年第一季度,聯華超市的未經審計營業收入約人民幣70.39億元,同比減少7.86%;未經審計歸屬于公司所有者的凈盈利約7428.76萬元,同比減少7.50%。
02
本次增資完成后,百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士將在聯華超市的內資股中擁有約59.06%的股權,而目前百聯集團持有聯華超市已發行股本的約45.90%。公司直接持有聯華超市的股權比例將由20.03%降低至15.15%。
此外,根據該公司與百聯集團于2015年簽訂的《托管協議》,百聯集團本次獲得的聯華超市18.04%配售股權將托管給公司。本次聯華超市發行新內資股事項不會導致公司合并報表范圍變更。
另悉,聯華超市及其全資子公司上海世紀聯華超市發展有限公司擬對部分全資附屬公司增資,增資基準日為2023年12月31日,本次增資事項已經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包括向聯華超市(江蘇)有限公司增資18.5億元;安徽世紀聯華發展有限公司增資6.65億元等,此次增資金額合計30.85億元。
公告顯示,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償還債務、補充流動資金和改善經營。此外,公司計劃利用這筆資金推進數字化轉型和線上線下融合,以提升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近年來,在即時零售、消費升級、場景創新等新消費趨勢下,聯華超市正通過調整和發展核心業態,供應鏈提升及內部效率改善,加速數字化轉型,因此此次增資,意味著百聯集團擬加碼聯華超市業態轉型。
聯華超市稱,該事項將為公司潛在的改革、轉型及未來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財務支援,百聯集團可更加高效、靈活地支持公司長期業務發展,推進公司戰略轉型,從而令公司為整體股東創造更大價值。同時,補充營運資金將提升公司資本實力,有效拓寬資本儲備渠道,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行業波動。此外,本次發行及認購事項將有效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優化資本結構,改善公司整體財務狀況并降低財務風險。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認購協議有望為公司帶來長期戰略投資價值,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本次公告前最后一個交易日(5月10日),聯華超市收盤價為0.315港元/股,此次百聯集團認購股份單價將溢價249.37%。
因將獲得百聯集團溢價增資,5月13日上午,聯華超市股價開盤大漲,盤中一度大漲74.6%至0.55港元/股,其股價仍漲近42%。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