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薅千萬羊毛的“小天鵝”們,該讓誰買單
來源/壹覽商業
撰文/李彥
近日,網店“小天鵝東山專賣店”稱,因電商運營人員把價格設置錯誤,導致該店20分鐘內以進貨價4-5折的價格“賣出”貨值超7000萬元的貨品,損失高達3000萬。
隨后,該店鋪下架所有商品鏈接,首頁發布運營人員的視頻致歉,并發出緊急公告,請求因價格設置錯誤而購買洗衣機的顧客進行退款。
9月3日,“小天鵝東山專賣店”發布最新公告稱,針對此前因內部操作失誤引發的重大事件,小天鵝品牌方伸出援手,決定為店鋪提供過百萬元的專項支持,對于已經下單并受到影響的消費者,即刻采取發放10元現金紅包+100元無門檻優惠券的形式予以賠付。
小天鵝事件最終以協商消費者自行退款、品牌賠付落下帷幕。然而,因商家價格設置錯誤而導致的天價損失不止一樁。就在數日前,一店鋪將39元的月餅誤標價1元,遭瘋搶600萬單。隨后,店鋪表示無法發貨并發布了致歉聲明,表示這一誤操作預計會造成數億元的經濟損失,希望下單的消費者主動退款,也引發廣泛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在類似的事件背后,商家們都提到了這樣一種現象:存在一批專業的“羊毛黨”惡意刷單,然后轉手倒賣獲取利潤。例如,小天鵝東山專賣店在公告中表示“近4萬單洗衣機產品,絕大部分都是一人多單,非常專業”。
利用平臺或商家的漏洞,以極低的價格“薅”到產品,并轉手倒賣獲取利潤,是羊毛黨的基本操作。壹覽商業從某羊毛群成員處了解到,在該成員所處的496人的微信群內,這樣的“薅羊毛”行為多發生于凌晨,能“薅”的羊毛從現金到實物不等。
“羊毛黨”固然可惡,但在類似事件中,我們更該討論的是,損失究竟如何歸責?消費者理應退款為商家的損失買單嗎?電商平臺在這之間又承擔了怎樣的角色?
01
消費者“退款”,是情分不是本分
正如上文所述,成功“薅”到羊毛的用戶,一批是專業的羊毛黨,一批是普通的消費者。
首先,羊毛黨的惡意刷單行為,本身就構成涉嫌違法的可能性。
北京鼎世律師事務所龐理鵬律師表示,針對部分消費者惡意“薅羊毛”的行為,即利用優惠活動或漏洞獲取不當利益,通常被視為不當得利,惡意“薅羊毛”情節嚴重或數額巨大的,涉嫌違法犯罪。
因此,由羊毛黨造成的這部分損失,商家理應進行取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其次,消費者對于定價設置中發生的錯誤是不知情的,購買也是基于自身采購的需求。商家因自身操作的實物引發的損失,本不該牽連消費者。
在此次事件中,小天鵝東山專賣店發布了道歉的短視頻,并希望消費者自行退款。我們可以理解商家出于減少損失的動機做出的事后找補舉措。但也需要承認,消費者“退款”,是情分不是本分。
當然,小天鵝品牌方也知道這一事件專賣店需要承擔的責任,因此賠付給消費者一批無門檻優惠券,以表示歉意。
對于不少中小商家來說,價格設置錯誤帶來的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2019年10月,一家名叫“果小云旗艦店”的淘寶店鋪將26元4500克的臍橙寫成了4500斤。B站網紅“路人A-”發現后,號召粉絲“薅羊毛”。“果小云旗艦店”無法發貨,隨即被顧客投訴“虛假宣傳”,最終因損失過大而關店。
這和電商平臺保證金的制度有關,店鋪在接到訂單后,沒有在規定時間內發貨,就會被判定為違約,需要對消費者進行賠償。這讓專業羊毛黨找到了生財之道。
02
電商平臺,需要做好風險前置管理
此類事件屢屢發生,也給作為交易發生場所的電商平臺敲響了警鐘。
畢竟,從商家端來看,類似設置錯誤的事件屢屢發生,雖然主要歸責于內部運營人員的操作誤差,但利用消費者占便宜的心態,設置復雜的優惠規則,卻沒有給到風險提示和攔截的電商平臺也并不無辜。
在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看來,電商平臺頻繁調整運營規則,涉及地區、客群、品類、時間段等多個維度,可能會使得整個運營變得復雜。
崔麗麗指出,平臺方應采取措施降低商家運營風險。“不妨給到商家一個預覽的界面,讓商家在推出商品前可以預覽,能夠更好判斷自己到底是不是吃透了這個規則。或者推出一些機制,能夠及時偵測商家設置的比例是不合理的,并做出相應提示。”
況且,若是電商平臺可以更好的監測杜絕羊毛黨的存在,也可以幫助商家杜絕不必要的損失。
也就是說,電商平臺在類似的事件中起碼可以解決兩類問題:一是風險前置,當發現商家設置不合理價格時,給出相應的風險提醒。二是對惡意刷單行為加強監測,類似小天鵝事件中一單多刷薅羊毛的用戶,給予封號等相應處理。
當然,監測和杜絕“羊毛黨”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需要規則系統簡化、流程培訓、風險防控、監管聯動等多環節持續優化。包括不限于,簡化促銷優惠規則,優化系統功能,并加強系統安全防護能力,排查修復流程漏洞,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的同時防止羊毛黨利用規則系統漏洞套取利益。加強風險管控能力,事前事中事后各環節識別異常用戶行為并進行預警攔截。加強培訓,讓商家了解如何應用這些系統流程功能保護自己的權益。此外,與監管機構協同,對無底線侵占權益、套取商家利益的黑灰產惡意用戶精準打擊。
壹覽商業也了解到,當下主流的電商平臺們也已經做出相應的應對舉措。例如,京東基于零售系統自動化能力,開放賦能商家,為全量商家提供了應對價格設錯的“價格門”風險的智能防控能力及監控能力,商家入駐即開通平臺智能防控能力,包括事前創建促銷試算、事中訂單交易監測、事后上報及時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7月1日,《新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出臺后,規定“依法/理性投訴”,不得利用投訴謀取不當利益,侵害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但黑產用戶索賠行為更隱蔽,發現難度更高。
因此,平臺更應引導商家自行上報可疑賬號。在京東,商家可以在商家端系統收到疑似風險訂單預警,支持一鍵上報職業索賠人賬號和訂單,經審核后的打標數據將應用在平臺限權處置。據悉,平臺2024年1-7月累計處置商家上報風險訂單140萬筆,限制賠付止損金額近5000萬元。
除此之外,近月,淘寶、抖音也都針對“僅退款”進行了規則優化,避免一些羊毛黨通過僅退款來進行惡意刷單,例如,淘寶優化“僅退款”功能后,對優質店鋪減少或取消售后干預,給予商家更多自主處置權。
綜上所述,一次設置的失誤,給羊毛黨帶來了可趁之機,給商家帶來的卻可能是一次滅頂之災。羊毛黨的由來已久,想要徹底清理難度極大,我們只能希望,商家可以更積極的做好相關培訓,更謹慎地進行金額設置地操作,畢竟,最后要為損失買單的,大概率還是商家自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