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喜臨門,請來馬斯克的76歲老母當“救兵”?
來源/趣解商業
作者/李白玉
近日,“全球首富”埃隆·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不遠萬里“閃現”上海,出席了一家床品品牌——“aise寶褓”首家線下旗艦店的開幕式。
圖源:微博截圖
近年來,梅耶·馬斯克“母憑子貴”,屢屢來華參加商業活動,代言費用更是高達百萬級。不少跟科技沾點邊的企業,都愿意將這位“首富之母”奉為座上賓;畢竟沾了馬斯克家族的邊,“科技味兒”才能更足。
據“趣解商業”了解,最新開始交付的“aise寶褓”智能床,號稱包含107項專利技術,所搭載的全球發明專利——云動系統,集成Cloudhold、Cloudsleep、iRoomy等三大睡眠科技模塊,通過將人工智能(AI)與物聯網(IoT)技術相結合,幫助用戶找到香甜睡眠。
而aise寶褓背后,卻有一個來頭不小的“爸爸”——“中國床墊第一股”喜臨門(603008.SH)。
01.“首富之母”來站臺
請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來為品牌“站臺”似乎并不難,事實上,這位76歲的美國老人對中國的商業活動并不陌生。
近年來,梅耶·馬斯克陸續代言了麥吉麗、Babycare、SKG等中國品牌,還參加過江南布衣等品牌的走秀活動。據“趣解商業”了解,梅耶代言費約30至50萬美元。
而aise寶褓這一次不僅聘請梅耶·馬斯克作為全球品牌代言人,還請來了楊瀾、孟羽童參加活動;此外,aise寶褓此前還邀請了韓庚、蘇醒、楊超越等一眾明星藝人作為品牌推介官和產品體驗官。可見,這個新品牌有多下本了。
高舉高打營銷背后,是aise寶褓沖擊高端品牌的野心。據aise寶褓官網顯示,其智能床產品分為“智享、尊享、奢享”3個系列;寶褓京東旗艦店顯示,其已上架的產品售價區間在2萬-5萬元之間。
圖源:京東截圖
而這個品牌的正式成立,其實始于今年4月。4月18日,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與公司關聯方弘忻睡眠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共同出資5000萬元設立寶褓睡眠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公告顯示,喜臨門認繳出資額3500萬元,占比70%;弘忻睡眠科技認繳出資額1500萬元,占比30%。
喜臨門創始人、董事長陳阿裕更是親自掛帥,成為寶褓睡眠科技的董事長;而有了陳阿裕的親自推動、部署,喜臨門也自然是在aise寶褓的品牌營銷上重金投入。
打造高端子品牌,意味著更高的營銷投入。由上述品牌活動,就能看到喜臨門的財大氣粗,而這也反映到喜臨門的財報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銷售費用高達12.07億元,同比增長4.27%。但從效果來看,喜臨門比去年同期花費了更高的銷售費用,取得的營收卻沒有去年同期高。
圖源:財報截圖
在喜臨門為aise寶褓籌辦的一系列營銷活動中,還請到了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這意味著aise寶褓或許還將在線下梯媒投入重金。
善于營銷,一直是陳阿裕的優勢。早在1998年7月,陳阿裕就斥資數百萬元,在國內床品行業中首次邀請代言人,自此慢慢樹立起了“喜臨門”的品牌;后來還請到巨星鞏俐作為品牌代言人,靠她口中一句“美麗是睡出來的”,打響了喜臨門的全國知名度。
顯然,aise寶褓此次請來了世界首富的母親梅耶·馬斯克前來代言,也是陳阿裕試圖借助梅耶的影響力能幫助新品牌再次打開局面。
02.喜臨門業績承壓
不過,在當前的消費環境下,消費者更難以被單純的營銷手段“教育”。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表示,在當下消費與營銷環境中,“aise寶褓”的高舉高打營銷有一定作用但也面臨挑戰;重金投入能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明星代言人的影響力可吸引消費者關注,不過對于高售價產品,消費者買單時會更謹慎;品牌只是一方面,產品品質與功能才是關鍵考量因素。
圖源:品牌官網截圖
此外,不容忽視的是,業績承壓的喜臨門未來能否持續給aise寶褓提供穩定的支持,還不能確定。
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喜臨門實現營收20.19億元,同比減少10.85%。2024年前三季度,喜臨門營收利潤“雙降”——營收59.76億元,同比下降1.53%;歸母凈利潤3.75億元,同比下降3.88%。
據“創業最前線”報道,喜臨門方面解釋業績下滑原因是“受整體經濟環境、全球經濟波動影響,可能導致一些消費者的需求有所下降”。
圖源:財報截圖
不過,據企業財報數據來看,行業中也不乏實現業績增長的企業。同為床墊企業的夢百合,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由盈轉虧;另外同樣走高端路線的慕思,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78億元,同比增長1.9%,凈利潤5.22億元,同比增長0.76%。
值得一提的是,回溯過往財報可見,在2023年,慕思股份的客單價就已明顯高于喜臨門;慕思股份的客單價在669元到10940元之間,熱銷價格為4274元,而喜臨門的客單價則在1499元到6899元之間,熱銷價格為2099元。二者相差不少。
圖源:淘寶截圖
雖然喜臨門整體營收規模高于慕思,但其中喜臨門的代工業務貢獻了很大一部分營收;其OEM客戶,有宜家、EMMA、歐派等國內外家具銷售商,喜臨門代加工床墊、床、沙發等產品;作為宜家最大的床墊供應商,喜臨門一度占宜家床墊總采購量的九成。
從營銷渠道來看,雖然由“二代”陳一鋮主導的渠道變革頗為成功,其線上渠道收入超過12億元,也成為喜臨門唯一增長的渠道,但線下渠道處于下滑態勢。
截至三季度末,喜臨門線下門店總計5535家,較年初凈關118家;其中,喜臨門專賣店3466家(減少85家),下沉品牌喜眠專賣店1611家(減少1家),并購的高端MD專賣店458家(減少32家)。一些經銷商開始轉投其他品牌。相比之下,截至三季度末,慕思線下門店數量超過5700家。
資本市場上,喜臨門的業績表現引發了投資者和機構的擔憂。華西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下游消費需求整體承壓下,下調喜臨門盈利預測。
股價表現上,截至11月22日收盤,喜臨門(603008.SH)報收17.29元/股,總市值65.53億元;較2022年1月盤中最高40.1元/股的高點相比,喜臨門的股價兩年多時間遭遇“腰斬”,總市值蒸發超80億元。
圖源:百度股市通截圖
盡管消費預期下滑,但喜臨門卻還在加大投資。10月13日,喜臨門時隔8年喜臨門再次增發,公告稱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5億元用于新智能家居產業園的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喜臨門決定投資7.6億元在江西萍鄉建設新的生產線。
據“趣解商業”了解,該項目建設完成后,喜臨門將完善區域布局最后一塊中部“拼圖”,突破目前的產能瓶頸、保障供應鏈效率并增強原材料供給,實現降本增效。看樣子,陳阿裕父子信心滿滿。
03.科技化轉型新挑戰
電視劇《繁花》中,游本昌扮演的爺叔說,做生意要講究“派頭、噱頭、苗頭!”陳阿裕的確把派頭和噱頭搞到位了。
在智能化層面,早在2020年,喜臨門就曾推出過smart1系列新型智能床墊,內置“Smart Wave”系統,宣稱可以讀懂用戶對于床墊的需求,對外售價超過4萬元。
2023年,喜臨門又與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George F. Smoot)博士合作開發iSleep Ai空氣能助眠床墊,號稱將“挑戰人類延長深睡 37 分鐘”。
圖源:微博截圖
不過,這兩款產品的嘗試,市場反饋并不算太熱烈。喜臨門的智能床墊,因其銷售體量太小,甚至都沒有列入財務報告中。不過,在2023年年報中,喜臨門首次提及“專注打造公司睡眠科技品牌形象”。
無論是邀請諾獎得主“背書”,還是邀請梅耶·馬斯克前來“站臺”,喜臨門的確把“噱頭”和“派頭”搞足,但也意味著花費不菲。據喜臨門財報數據,2021年至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11.94億元、15.30億元、17.59億元,銷售費用率高達15.36%、19.52%、20.27%。
“噱頭”和“派頭”都有了,“科技睡眠”會成為喜臨門的“苗頭”嗎?用戶會愿意為床墊的“科技”買單嗎?
詹軍豪指出,“aise寶褓”智能床宣稱的107項專利及云動系統等,理論上能滿足消費者對舒適、智能睡眠的需求,并非單純噱頭;若這些功能切實有效,能提升產品競爭力與溢價空間,也會有消費者愿意接受。
據“趣解商業”了解,當前國內家居市場中,“AI床墊”已成為熱門賽道,除喜臨門外,慕思、夢百合、Heka、舒達等品牌均已紛紛推出相關智能床墊產品,售價相比普通床墊高出不少;社交媒體上,對于AI床墊、智能床墊的討論大多是關于“智能床墊是不是智商稅”“避坑”“割韭菜”等相關話題。
圖源:小紅書截圖
詹軍豪進一步表示,對于床品品牌借AI科技打造“睡眠黑科技”這一新興賽道,反映出市場需求的變化;但當前市場也存在亂象,部分品牌可能夸大宣傳。
產業專家丁少將也認為,家居行業仍在探索與AI結合的可能性,因為行業并沒有特定或公認的標準,不乏有企業利用AI概念進行營銷炒作以提高產品溢價;對消費者而言,這些產品可能只是增加了一些非必要的功能。
而且,如今消費者對所謂“科技產品”的認知也越來越清醒;多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在2%左右、銷售費用占比卻近20%,這樣的喜臨門到底有多少科技含量?
智能化功能更像是錦上添花,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才是核心。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包含搜索詞“喜臨門”的相關投訴有超過1600條,其中有不少消費者質疑喜臨門床墊存在甲醛超標、異味、塌陷等質量問題以及虛假宣傳、售后服務等問題。
圖源:黑貓投訴截圖
隨著健康賽道以及睡眠經濟的持續發展,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是品牌發展的重中之重,靠“套路”消費者終究不能走的長遠。
2024年是喜臨門成立40周年,作為國內床品的領軍品牌,喜臨門和許多傳統家居企業一樣,面臨著科技化轉型的新挑戰;面對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和競爭對手的壓力,喜臨門須在技術研發、市場營銷和渠道創新等多方面有所突破,才能走得更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