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臨時價格干預同時別忘了扶持
國務院出臺的價格臨時干預機制,引起了諸多媒體和專業人士的一致關注。1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關于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辦法》,這是在非典時期國家啟動價格干預措施后第二次運用政府調控手段來抑制通貨膨脹。這不僅是政府的一份責任,更是一種考驗。在此,提醒政府相關部門的是,干預的同時別忘了扶持。在這里,筆者以一個經營者的角度談談對此政策出臺后的看法和體會。
一、關注民生,亂世須出重典
我們注意政策中的措詞:“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這也是在去年以來股市持續過熱,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連續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不得不出的一記“重拳”。修改后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加大了對價格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加了對行業協會組織經營者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等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并對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有可能顯著上漲時,經營者報告價格變動理由的程序作出了規定。正所謂亂世出重典,政府部門的適時介入,正是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來抑制過多上漲的價格,來達到保證經濟穩定、快速、健康發展的最終目的。去年有調查顯示,老百姓最關心的一個字就是“漲”字,物價的快速上漲已帶來了諸多的社會問題,而十七大報告中“民生”問題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提出,今年又恰適奧運年。所以關注民生、服務民生乃是本屆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而物價上漲無疑是民生問題最核心的部分,牽一發而動全身。
二、宏觀調控應遵循市場運行規律
我們看下面這段話:“加強對重要生活必需品價格監管。根據價格法的規定,近期采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對達到一定規模的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實行提價申報,達到一定規模的生活必需品批發、零售企業實行調價備案制度。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要對重要商品、服務價格的變動進行監測,加強價格和成本調查,促使企業合理定價,并注意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措詞比較含糊,對制裁的措施也沒有十分明確,留有了回旋的余地和空間。
從干預的范圍來看,措施中明確了以下事項,“成品油、天然氣、電力價格不得調整,供氣、供水、供暖、城市公交等公用事業價格以及學校的學費、住宿費收費標準不得提高,保持醫療服務價格穩定。尿素、磷肥等化肥價格也要保持穩定,確因成本上升需調整的,必須按規定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批準。”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為政府可以宏觀調控的、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主要商品和價格標準,而對于大部分需要靠市場調控的商品品種沒做明確說明,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政府的小心和對過分干預市場所帶來后果的擔心。
此項政策出臺的積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的經濟地位和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及影響越來越引起世人的關注。中國的價格如果能夠有效抑制,對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矯枉過正,不要讓計劃調控影響到市場經濟的自然運行規律。
三、干預同時別忘了扶持
對于宏觀調控而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何平衡經營成本上升與價格調控的關系?尤其對于國家宏觀調控所觸及不到的范圍和品種。同時,對于中小企業和經營者而言,調控無疑是斷了他們的后路。所以筆者在此提醒政府相關部門,要靈活掌握國務院的價格干預措施,干預的同時別忘了扶持。
從以上這段采訪,我們可以看出政府的良苦用心。2008年1月17日10時,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和副司長周望軍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聯合專訪時表示,這個措施主要是針對價格漲幅高、價格違法行為增多的情況,并不是專門針對春節而采取的,但是對穩定春節期間的物價也會發揮一定的作用。按照傳統習慣,春節本身消費量就很大,需求增加,隨著春節的臨近,生產企業、經營企業、消費單位都要備年貨了,所以需求增長幅度是很大的。這段時期也是農副產品供應淡季,從往年來看,價格在這個時候,往往會有一些波動。其次,作為春節來說,我們都希望過一個祥和、安定的春節,人們有一個需求,就是希望價格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我們采取這個措施,對于穩定春節市場的物價,讓人民群眾過一個安樂、祥和的春節也是有幫助的。這充分表明了政府的態度和真正目的。干預機制的出臺不應只是一個短期的調控舉措,更應借此積累更多的價格干預方面的宏觀經驗,同時不忘扶持中小企業,減少因成本上升帶給他們的經營壓力,打擊他們的經營熱情。
2008年對于中國人來講,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奧運會在中國這個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國度舉行,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經濟的、政治的影響,還有文化、觀念上的沖擊。中國要想融入國際社會,除了把握好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的尺度和力度,同時更要學會尊重民生、體察民意,多聽聽來自民間的聲音,在干預的同時別忘了扶持。
專供聯商網,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