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上海世博商機 零售商各顯各法
各大商業企業開始瞄準這塊世博“大蛋糕”,百聯、沃爾瑪、麥德龍等分別啟動了不同模式的世博商品銷售模式,而以往直面競爭的零售商們正以不同的形式暗自較勁。
本土巨頭瞄準65億元銷售目標
由于屬于大型國有企業性質,故百聯集團進行世博零售品銷售的方式非常直接——其將在全國布超過2000家世博特許商品銷售網點,并以開設旗艦店和入駐世博園區等形式拓展。百聯集團表示,目前其麾下擁有約4000多家各類業態門店,作為上海商業航母,已擬定了世博營銷百日計劃。首先,百聯在市百一店和五角場百聯又一城各開設一家超大面積的世博特許商品旗艦店,前者面積約1500平方米,后者面積約1000平方米。其中,上海世博會特許商品市百一店旗艦店經營特許商品品種超過3000款,是迄今為止經營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世博特許商品商店。該店經營品類涉及貴金屬、玩具、禮品、服裝、文具、家居產品、家紡、箱包、福彩、郵品以及食品等,兼具零售與團購功能。
接下來,百聯將以專柜、專賣店等形式在全國發展超過2000家世博特許商品銷售網點。其中包括在世紀聯華設立57家、快客便利店設立909家、羅森便利店設立299家、華聯吉買盛設立26家、長三角地區聯華和華聯超市設立數百家等。
對于百聯來說,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則是擬在世博園區內入駐5家便利店,并計劃接下來進駐兩家百聯系的世博特許商品專賣店,面積都在500平方米左右。百聯集團表示,希望通過全國2000多個世博特許商品專賣店或專柜、旗艦店等渠道,使整體世博特許商品的總銷售額未來達到65億元。
外資曲線爭奪
一向在華與本土巨頭搶奪市場的外資零售商并沒有閑著,雖然他們并沒有如百聯那樣直接進入園區或布點零售網點,但依舊通過曲線方式搶奪市場。
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則暫時未入園區,但其并沒有放過任何機會。沃爾瑪宣布,與攜程聯手在沃爾瑪全國11個城市的45家沃爾瑪購物廣場和3家山姆會員店開始獨家銷售攜程的“上海2010世博快線”系列產品。由攜程提供的“世博快線”產品共三種——分為單次入園產品,三次入園產品及五次入園產品。“世博快線”包括世博園入園門票;上海市內指定地點到世博園入口免費巴士接送服務;快速入園服務;世博園熱門場館預約服務。除了代理攜程產品外,沃爾瑪近期還啟動了世博特許商品專區進行世博產品的銷售。
“沃爾瑪與攜程的合作屬于業外代理,即由攜程制作產品,再由零售商這種非旅游業者的業外渠道進行銷售。這對于攜程拓展世博旅游產品的線下銷售很有作用。”上海市旅游局旅游市場管理處副處長顧建斌告訴記者。
與沃爾瑪不同的是,德國零售巨頭麥德龍采用的則是供應商策略。由于麥德龍針對的是專業客戶,比如酒店、餐廳、公司團購等,其既不會像百聯那樣直入園區開店,也與沃爾瑪的客戶群錯位,因此其計劃以供貨商身份向進駐園區的一些餐飲和酒店企業提供貨品。為了更好地配合專業客戶的需求,其正式命名了六大自有品牌,包括食品品牌宜客 (Aka)、針對餐飲客戶的廚之選 (Horeca Select)、針對酒店的H牌(H-Line)等。麥德龍中國區總裁蔡天樂表示,自有品牌的價格平均低于10%-20%,麥德龍中國計劃于2012年,將自有品牌銷售份額從現有的10%提升至20%。
特許商品銷售火爆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5月1日是世博會開園第一天,又適逢“五一”假期,到晚上7時,入園參觀者達到20萬人,園區內的世博特許產品全天實現零售總額776萬元;5月2日全天園區內特許產品實現銷售772萬元;5月3日的銷售額也與前兩天基本接近。
從園區內的特許產品銷售網點看,旗艦店的銷售比一般門店好,位于園區內中國館旁邊的久事公司的特許產品旗艦店面積達1550平方米,5月1日的銷售額達到150多萬元;緊靠熱門場館的專賣店銷售也遠遠好于其它專賣店,如緊鄰西班牙館的聯華超市特許品專賣店5月2日的日銷售額達32萬元,浦西特許品專賣店日銷售額最高8萬元。
從區內各特許產品銷售網點銷售的產品大類情況看,紀念品類商品銷售明顯好于其它大類商品,尤其是世博會吉祥物發聲海寶銷售更為火爆;此外,玩具、紀念章、掛件飾品等小紀念品類特許產品也比較熱銷;由于5月2日氣溫較高,特許產品中的遮陽帽、遮陽傘、太陽鏡、T恤、涼拖鞋等商品也出現暢銷態勢。從消費水平看,單價在30元左右商品銷量最大,其次是50元左右的商品。
世博園區開園前經過5天試運行,特許店的總體情況有了很大改進。特許辦從5月1日起,指派專人進入世博園對園區內的特許產品銷售、門店管理情況進行巡查。
�。ㄖ襟w記者 王煌(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