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商業地產"地下"掘金 邁向高端需時日
沈陽市規劃開發地下空間重點區域16個,其中9個已經建成或是在建
未來地下商業街定位還需差異化
邁向高端還需要時間和引導
近兩年,沈陽的地下商業方興未艾,一股地下開發熱潮伴隨地鐵交通的挖掘,也開始熱了起來。
沈陽地下商業初具規模
據記者了解,沈陽市規劃開發地下空間重點區域16個,其中9個已經建成或是在建。因為地上商業業態目前比較完善,地下商業業態是對地上商業業態的補充,而地下空間價值還遠遠沒有開發出來。所以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樣大體量的開發說明沈陽目前已具備大規模開發地下空間的實力和時機。
“在沈陽各大特色商圈中,地上的商業業態已經形成規模。一些極有遠見的商業地產運營者已經開始轉移視角,一場激烈的‘地下掘金’大賽已經開幕。”中購聯發展委員會專家委員汪輝說。
遼寧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程管理系主任曲賾勝副教授告訴記者,地下商業在未來商業的立體化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推動意義。從長遠來看,一定助推城市地下經濟的發展,隨著市場的細分,地下商業有形成品牌化和多元化發展的可能性。
地下商業助推城市經濟發展
2009年10月,當人和商業在沈陽皇姑區北行開啟“地一大道”將一種全新的地下商業街模式引入沈陽時,立刻在沈陽形成一股“地下熱潮”。“地一大道”的引入,將沈陽地下商業帶入了品牌化、規模化的模式,助推了地下商業經濟的發展。太原街商圈的朗勤置業王正平總經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過,朗勤置業地下商業街要從功能上、空間設計上、行為心理學上出發實現再造一個“地下太原街”。
縱觀國際發達城市,地下商業的價值更具實力。在地下商業最發達的日本,地下商業已經成為該國國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每天都有1/9的人口要光顧地下商業街。國內地下商業街發達如上海人民廣場地下商業街、徐家匯地鐵商城、靜安伊美時尚廣場等,都是通過地鐵站和繁華商圈連為整體。經地下通道的精細連接,商業聚合度大大提升,顧客流動也更加方便。
而地下商業的發達一方面不僅由于地鐵的串聯,同時也是因為地面建筑物以及道路之間的分隔,難以形成連為一體的大型商業空間,而在地下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市民王志先生看到了地鐵帶來的經濟效應時,也對遼展地下商城十分感興趣。經過多方考察和思量,最終在那里買了一個鋪位。王志說:“地鐵周圍的房價都上漲,商鋪也一定值得投資。”
地下商業街走向高端需引導
由于沈陽地下商業正處于初始階段,較早以前的一些地下商業給消費者以中低端零售為主的印象。而現在沈陽地下商業開始品牌化,那么以后是否會扭轉中低端而轉向高端經營呢?
沈陽朗勤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新銘認為,目前沈陽的地下商業普遍定位于中低端策略。地下商場向綜合體方向或者走品牌化路線道路還需要時間。
陳新銘的觀點是,一是目前地下商業的開發基礎設施上需要進一步提高,起碼在空間上要符合高端商業業態的規劃要求;二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認知需要引導和培養,早年的地下商業帶給消費者的認識就是低端的,這個認識需要進一步引導,要扭轉地下商業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的固定消費習慣。
中購聯發展委員會專家委員汪輝則認為,地下商業規劃應該參照發達國家來做,政府規劃要具有前瞻性,不能僅限于人防改善型。要具有可持續發展性,對地下商業也要像地上商業一樣規劃。同時,在定位和規劃時,還應該有差異化,符合各個消費檔次人群的需求。
地一大道企劃總監崔華明表示:“沈陽地下商業與日本、加拿大等地下商業成熟的國家相比尚處于初級階段,隨著工程技術的提高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還是要向品牌化和多元化方向邁進。”
(華商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