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四起”的比亞迪能轉危為安嗎?
比亞迪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王傳福
如果有這么一輛純電動車,可以通過手機實現遠程開關車鎖、夏天提前啟動空調等功能,但價格接近一輛入門級豪華車的價格,你會買嗎?
答案對眼下悲歌四起的比亞迪至關重要。10月26日,比亞迪純電動車E6先行者全球首發,并首先在深圳上市面向個人銷售,售價為36.98萬元。比亞迪將其稱為全球續航里程最長的純電動車,綜合工況下可達300公里。在此之前,日產的純電動車LEAF宣布續航里程為160公里。
在利潤大幅下滑、銷量不振、“裁員”風波的背景下,這可以看做比亞迪自我拯救的一次嘗試。比亞迪所引以為傲的電動車何時能大規模市場化,一直備受關注和爭議。E6先行者是之前在深圳試運行的E6出租車的升級版,但在車內配置和電池結構等方面都有改善。比如,將原先電池的鋼殼換為鋁殼,由此使電池的重量減輕了10%左右。之前E6的電池包在車內地板上是凸出來的,而E6先行者的電池結構則進行了優化,解決了這一問題。
但要想使這款車與成功劃上等號,還需要更多的條件。
首先是價格。E6先行者的價格為36.98萬元,比原先試運行的E6出租車價格高出了數萬元。比亞迪副總裁、汽車產業群總工程師廉玉波稱:“比亞迪對電動車的投入很大,而且有一些配置是豪華車才會有的。”除此之外,E6先行者的制動系統和不少零部件使用的是德國博世品牌,“在品質上跟合資品牌沒區別”。再加上一些智能化的配置如“云鑰匙”等,這些都增加了成本。按照比亞迪的想法,這不僅是一款電動車,還是“很智能的、很有檔次的車”。
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價格恰恰是新能源汽車能否大規模推廣的主要瓶頸之一。之前豐田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在中國國產后,之所以出現銷量停滯,與價格過高不無關系。
比亞迪汽車銷售有公司總經理侯雁說,比亞迪賭的是油電的差價。比亞迪官方公布數據,E6先行者百公里耗電量為19.5度。按照深圳白天民用電價0.7元/度計算,百公里費用約為14元。而同等條件下,如果是傳統車,油耗約為10升/百公里,油價按照7元/升計算,百公里的費用為70元。比亞迪的預期是,在將來,二者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從而給電動車的大規模普及提供推動力。
這讓E6先行者看起來更像是比亞迪的又一次賭博,而不是能挽救比亞迪于水火之中的“救生圈”。
比亞迪一直將技術優勢視為其在電動車上的核心競爭力,但若想轉化為市場優勢,卻是另外一種挑戰,除了價格,還有品牌形象。之前的諸多負面消息,已經讓比亞迪的品牌形象受傷頗深,這已經讓比亞迪的掌門人王傳福受到不小壓力。
為了改變外界對比亞迪“手工+夾具”生產模式的固有印象,比亞迪還首次安排媒體參觀其在惠州的電池工廠。據說惠州工廠是比亞迪A類保密工廠,很多在比亞迪工作數年的員工也是第一次參觀。這對一貫封閉的比亞迪來說是個不小的改變,但這并不等于比亞迪會徹底開放,因為王傳福并不希望關于這座工廠的現場照片和文字報道出現在媒體上。
據比亞迪高管稱,公司內部甚至在考慮如何改變王傳福的個人形象。“王總裁以前給人感覺冷冰冰的,是技術狂人。我們想通過包裝,讓他變得更親和些。”
(來源:《中國企業家》作者:馬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