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首次承諾改善供應鏈環境問題
針對環保組織對其供應鏈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的追問,蘋果公司首度承諾改善計劃。
據財新網報道,在持續了十個月的努力之后,11月15日,蘋果公司終于與多家環保組織面對面商討其供應鏈企業所引發的環境問題。
“算是基本滿意”,自然之友總干事李波告訴財新記者,“本身也沒有寄予太多的期望,因為很多環保的問題要真正解決是不能靠一兩個會議完成的”。
李波說,在持續三個小時的對話中,蘋果公司公布了部分由第三方提供的針對其供應鏈企業環境問題的調查結果,并承諾進一步的改善計劃。
今年1月中旬,包括自然之友、地球村、綠家園志愿者等在內的36家環保組織發布了一份名為《蘋果的另一面》的報告。這些環保組織調查了包括富士康在內的11家蘋果公司供應鏈企業,這些企業均存在著工人中毒致殘、周邊環境和社區遭到污染以及勞工權益和尊嚴受到嚴重侵犯的問題。
這些環保組織稱,這些問題與蘋果公司提出的“無論我們的產品是在哪里生產,蘋果承諾確保最高標準的社會責任”并不相符,指責蘋果公司“以毒害和污染為代價生產制造其產品”。
8月31日,環保組織繼續發布《蘋果的另一面2》報告,大量的調查結果表明,其供應鏈企業確實已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但仍未得到蘋果公司的正式回應。
在調研基礎上,環保組織試圖推動蘋果等29家IT品牌公司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并著手解決。在所有29家中外品牌中,蘋果成為唯一一家一直回避的企業。
即使面對環保組織對其供應商的具體指控,蘋果公司也會以“長期政策就是不披露供應商”為由進行推脫。大量IT供應商超標違規記錄已經公開,但蘋果選擇不去面對,而是繼續使用污染企業做供應商。
在此次對話過程,蘋果公司以PPT的形式列舉了已經得出的來自第三方的獨立審核報告,這些報告涉及七、八項內容,包括其供應鏈企業存在的超標排放、沒有詳細的污水排放記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過期等問題,但是沒有具體點出涉及哪家供應鏈公司。
李波說,根據蘋果公司給出的時間表,今年11月底,蘋果公司將把全部報告整理好,到12月份,將與有問題的供應鏈企業商討改善計劃。
不過,在信息透明上,蘋果公司仍然做得“非常非常不夠”,李波表示,環保組織將進一步跟蹤監督相應的執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