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冠疫情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使是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也難扛住。
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Ryohin Keikaku Co)近日表示,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
據悉,此次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的破產保護并非破產清算,而是破產重組,即在法院的監督下仍可照常經營。據彭博社報道,在破產聲明中,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列出的負債高達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申請破產重組后,該公司債權人預計約為200-999人。
無印良品方面表示,將借助此次破產程序,關閉美國地區一些不盈利的業務,并重新關注線上銷售。此外,美國申報破產并不會對于其他國家與地區產生影響。
虧損是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最近幾年離不開的主題。
據了解,無印良品于2007年正式進入美國市場,是除加拿大之外無印良品在北美地區的最大市場。彭博社報道稱,過去的三個財年,美國子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根據其破產聲明,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去年虧損約1000萬美元。上一財年,良品計劃美國業務的銷售收入約占該公司收入的2.5%。
疫情的到來則加重了美國子公司的壓力。自今年3月中旬以來,無印良品在美國的18家門店均因疫情關閉,美國業務持續虧損。良品計畫發布公告稱,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在疫情期間已經采取了擴大客戶群,協商租金等方式去改善業務,但因為疫情的不斷擴大和門店關閉等原因,銷售大幅下降。
此次的疫情只是導火線,許多分析指出,不重視本土化是無印良品在國外市場“水土不服”的主因。對于國內外不同的市場,無印良品所銷售的產品并沒有進行特定的調整;簡約、簡單的產品設計也很容易被模仿;在稅費和關稅的影響下,無印良品的國外售價會貴很多,高價和高質并沒有完全對應。
價格方面,日本一橋大學企業國際戰略學院管理學教授 Yoshinori Fujikawa 指出:“MUJI 要做的是認清其高性價比產品供應商的定位,他們必須下調價格,讓全球的所有人都買得起。”本土化配適方面,以無印良品中國市場為例,一條適合中國床鋪的床單尺寸花費了十幾年才調整過來。
無印良品的水土不服更直觀地體現在業績上。據母公司良品計畫發布的截至2020年2月一財年的財報顯示,海外收入占到了整體的40%,以中國為主的東亞市場在其中占到了3成達1247億日元,為日本本土外最大市場。但自2016年以來,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業績連年下跌,甚至在2017年實現了負增長。去年4月,母公司良品計畫財報顯示,其營業利潤出現了8年來的首次下滑。
不過無印良品也正在進行新嘗試。2018年9月,無印良品在中國開了第一家開發事務所,來研究中國的流行文化和生活方式。今年6月,無印良品在北京京東辦公園區內開設了一家便利店MUJIcom,并將于今年年內在上海開設中國第二間MUJIcom店鋪。根據中國基金報報道,MUJIcom的目標是于社區商業,通過深入城市當中的各個社區,為當地社群提供本地化的服務。
(來源:36氪 作者: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