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保龍倉7家店開業 力求適應本地需求

家樂福保龍倉7店全部開業,經營力求適應本地需求
本土超市也細分高端市場,開起精品超市
有業內人士認為,兩者求變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
昨日,伴隨著家樂福保龍倉槐底店的正式開業,石市家樂福保龍倉的7家門店已全部開業。據家樂福保龍倉相關負責人介紹,槐底店開業首日成交客流量達到了15000人,全天營業額超過百萬元。
據了解,在經歷了第一批開業的勝利店和中華店客流激增后,開店效應和好奇心理的影響已逐漸淡去,更多市民開始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洋超市的到來。
市民印象 洋超市“洋味”不濃
在很多市民腦海中,對于這個全球零售巨頭的印象一直是“洋味”較重。省會一位商業人士表示,自己曾經多次前往天津和北京的一些洋超市進行考察,“當時的感覺就是‘洋味’十足。”該人士表示,不過現在石家莊的家樂福保龍倉開業后,卻沒有找到印象中的“洋味”。
對此,家樂福保龍倉相關負責人表示,家樂福保龍倉的經營理念是圍繞“承諾、關愛、積極”三個詞開展的。由于采取了與石家莊本地超市保龍倉合資的形式,所以保留了部分本土超市的特點。家樂福保龍倉在賣場形象和經營模式上嚴格執行家樂福模式,但除少數關鍵崗位外,都是經過培訓的原保龍倉員工,并且保留了很多原保龍倉的供貨商。可以說,家樂福保龍倉有“本地超市的底子”。
上述負責人同時表示,石家莊家樂福保龍倉將嚴格執行家樂福對于產品質量、購物環境和服務的標準要求。同時,超市也會適應市民的需求,做好本土化經營。與此同時,還會把本地供應商的優質商品推向全國。
本地應對 本土超市細分高端市場
從石市一家本土超市開起第一家精品超市后,本土超市在市民眼中的形象便不僅僅是不絕于耳的叫賣聲和成堆蔬菜的社區大賣場了。
據該超市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超市業態的發展,社會消費層次逐步細分化,原來單純的大賣場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一些高端顧客的需求。再加上外籍人士越來越多,對于進口商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現在該精品超市中的進口產品比例,已經達到30%~35%。
未來發展 土、洋超市求變 消費者得益
家住家樂福保龍倉勝利店附近的市民崔先生表示,家樂福的生鮮蔬菜非常便宜,原來一塊多的菜現在幾毛錢就能買到,還能買到不少以前買不到的商品,從開業到現在,家樂福越來越了解本地人的需要。而本土超市近期也推出了很多特價商品,購物環境也更好。
崔先生說,本土超市、洋超市之間的競爭,對于消費者來說,正意味著可以買到更物美價廉的商品,還有更好的服務,購物也有了更多選擇。
對于土超市變洋、洋超市求土的情況,石家莊市商聯會秘書長殷海珍表示,洋超市除了保持國際化的先進管理模式外,如果想要更好發展,就要適應本地的情況,了解本地顧客的需求。
殷海珍認為,石家莊的家樂福保龍倉之所以有市民感覺沒有別的城市超市那么“洋味”十足,可能是因為融入了部分本土超市的因素。而本土超市順應超市行業的發展,細分市場需求,開拓高端市場的行動也非常有利于自身發展。兩者求變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只有消費者滿意了才能讓企業發展。
(河北青年報 記者鄒戈胤 攝/記者馬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