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北京華聯在沈陽惟一一家以“高端超市”定位的茂業百貨店已悄悄撤架,或面臨停業。同時,作為北京華聯主要資產的華聯綜超最近發布的三季度報顯示,其前9月的凈利為4236萬元,與五年前的1.18億元相比,凈利縮水近7600萬元。上半年,華聯綜超的業績更是在京城大型超市中排到末尾,不僅凈利降幅最高,凈利也最低。
選址的代價
業內人士分析,現在高端超市經營狀況的確存在尷尬,因為高端超市必須要有準確的消費人群定位和商圈定位。此外,超市商品價格也要考慮到所處商圈環境內消費人群的消費能力,控制在消費人群能夠承受的合理價位內。因此,即便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高端超市仍面臨“天有不測風云”的尷尬。每一次華麗登場的代價除了“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感慨外,更心痛的還有昂貴的裝修費用、租金等現實問題。
其實,在北京華聯BHG迷失高端戰略之時,另一高端超市百佳旗下在上海古北的TASTE品味超市已經在今年5月關閉停業。這是繼標準超市、大賣場業態“擱淺”之后,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的百佳超市在上海發展高端超市繼續遭遇的失敗。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告訴記者,許多企業就是太注重位置,而沒有考慮商圈的全面狀況以及真正的購買力,匆匆忙忙開業等來的只有虧損。去年年初才加入上海高端超市市場大戰的百佳超市便是一例。百佳超市旗下高端品牌TASTE品味超市營業一年多便低調關門。業內分析,在高端超市尚沒有被消費者認識的情況下,貿然在黃金城道某大廈的地下室開張,缺乏一定的商業氛圍,對應高端目標群很有限,導致門店入不敷出。
“圈地”背后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目前同質化經營的大背景下,普通超市微利化競爭導致商家紛紛試水高端市常因為,高端超市能獲得高出普通超市一倍甚至更多的毛利率。“消費人群的升級,衍生了眾多的高端超市。”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認為,高端超市是市場的“空白區”,通過細化消費人群,針對其需求采購特色商品,構建新型賣常
某大型超市的高管表示,“在消費者收入差距拉大后,其消費差距也在同時拉大”。一些高端消費人群不喜歡普通大賣場密集的客流,同時又對國外進口商品感興趣,高端超市則滿足了這類消費者的需求。
在許多超市還在觀望和試探高端、精品超市的市場時,一向玩轉多業態的華潤萬家旗下的高端超市Ole’已經聲稱要開出“以奢華引領生活”的第四代店。
根據華潤萬家的計劃,Ole’今年全年將新增10家門店,預計到2016年,Ole’門店數將達到50家,BLT門店數達30家,預計銷售額將達49億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百貨商場也將觸角伸向了高端超市,在北京,燕莎、賽特、百盛等高端百貨已經開始自營精品超市,在武漢有武漢中商集團的高端超市優品匯。
去年底,廣百股份在廣東肇慶開出首家獨立運營的精品超市。該門店與原有的百貨門店相輔相成,面積為5000平方米。此舉據說是廣百為了當年毛利在下降通道中持續時間過長而出的策略之一。
事實上,精品超市在二線甚至三線城市登陸之風日盛。
今年1月,深圳歲寶百貨精品超市——Smart精品生活專門店在深圳市皇崗商務中心開業;3月,家潤多在其2012業務發展規劃中表示,今年將新開2家精品超市,轉戰高端精品超市市場;5月,福建泉州市以百貨見長的中閩百匯也稱其將正式進軍精品超市。
盡管各界資本爭相注入,但這并不意味著高端超市的發展將會是一片坦途。賴陽表示,雖然各零售企業都在朝高端超市進軍,但以后消費人群將更“細化”,消費檔次還會逐漸拉開,到時候會呈現更多元化的態勢。
另有商業專家表示,盡管毛利率更高,但高端超市的投入成本比普通超市高不少。比如,超市軟硬件等的投入。同時,由于打著高品質、高成本、高利潤的旗號,高端超市網點比普通超市少,連鎖規模小,經營虧損的可能性較大。
高處不勝寒
如果說百佳旗下TASTE品味超市因選址、無規模而致其撤出上海,那近年開店迅猛的北京華聯旗下高端品牌BHG精品超市虧損的狀態自動麻將機遙控器該如何理解?
有零售行業分析師認為,高端超市的經營成本要比普通超市高出一倍。高端超市的進口商品主要是自營,渠道商從代理商手中買斷商品,全面負責購、銷、存環節,承擔相應的經營風險。這不同于普通大賣懲百貨店大多采用的聯營模式經營。這意味著習慣于聯營模式的國內零售企業能否具備相應人才,以及資金實力等都是問題。
事實上,盡管北京華聯BHG陸續在北京、沈陽、廣東惠州等各線城市開出了精品超市,但表現低調,甚至在2010年其官網再未更新過。但低調掩蓋不了虧損的事實,在華聯綜超2011年報中,北京華聯精品超市有限公司目前凈資產則為-3950萬元,凈利潤為-129萬元。
專家告訴記者,目前,高端超市或者精品超市在操作模式上都處于摸索或者探索階段,并無可復制的利潤渠道和獨特的營銷模式。再加上昂貴的租金以及現金采購,損耗很大,而且前期開店投入是一般超市的3至5倍,有限的消費群體和高毛利難以支撐其運營,大部分目前都很難盈利。
在不盈利的狀態下,許多等不及的高端超市的轉型由此開始。
華潤BLT的出現恐怕就出于此因。2011年9月,位于北京國貿的華潤Ole’高端超市變身為BLT精品超市,進口商品占比從70%大幅下調至40%。
華潤萬家在北京放棄走Ole’高端路線與市場接受度有直接關系。梁建勇介紹,高端超市的進口商品比例一般超過了60%,消費者對商品品牌、品質、價格的認可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據相關人士透露,Ole’店內的商品價格雖然高,但其實并不賺錢,因為店內商品結構比較偏。
與BLT命運相同的還有在2010年落戶廣州的百佳TASTE精品超市,據調查,兩年下來,TASTE正在悄悄“自降身份”,縮減了進口商品比例,出現了許多平民產品。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因其地處中華廣場,消費群體以本地廣州人及年輕群體為主,而這兩部分群體不具備高消費能力,適當調整價格是情理之中。“黃金地段高額的租金促使TASTE要先提高自身的銷售能力,只有調整營銷策略,或通過調整價格線路,才能使超市繼續經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