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再流產 中百集團單飛布局生鮮物流 88%和96%,這是武漢中商集團(000785)和中百集團(000759)最近一次股東大會上所提交議案的否決率。高票的結果,則是將兩企業長達一年多的重組計劃打回原點。
未來的路要怎么走?中百集團董事長汪愛群笑稱“各奔前程”。
但前程如何奔? 12月21日,在中百集團召開的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董事長汪愛群透露,公司將加快在生鮮物流方面的布局,利用物流網絡的擴張,在未來2-3年內,將輻射半徑開拓到臨近的河南、江西等省份。
“中百再度強化物流布局,說明其急需要挽回投資者正在喪失的耐心,”一位長期關注中百的分析師指出,在這種尷尬的局面中,中小股東已經頗不耐煩,中百需要新的業績發展計劃來鼓舞士氣。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中百將旗下控股子公司山綠農產品公司51%的股權以8877萬元的價格出讓。山綠農產品是中百2011年剛收歸旗下的,被寄予“打造冷鏈物流”的厚望。這不禁讓人對中百復興的期望打了折扣。
曲折的重組
2011年4月14日,包括鄂武商A在內,武商聯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同時停牌。其目的是啟動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重組,以解決三家零售業上十個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
歷時一年8個月,中百和中商分別停牌4次,而其間,共提出三個重組方案,但均未獲得股東大會通過。而最新的吸收合并方案,更是被高票否決。
方案的流產或許與中百股權過于分散有關。根據目前的持股比例,武商聯對中百持股比例僅為10.17%,而浙江民企新光集團經過近兩年的舉牌增持,其持股比例已達到10.22%,躍升為第一大股東。
武商聯保住控股權的方式,是與武漢華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與一致行動人武漢中鑫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三方持股合計12.88%。如果加上潛在的一致行動人武漢地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則持股比例上升為16.823%。
“但相對于其他大型國企來說,這種股份配比仍然顯得分散”,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涉及到關聯股東需回避的各種議案,新光在其中的話語權會大大增強。
事實上,這種尷尬已經顯露出來。最新的吸收合并方案中,新光控股通過網絡投了反對票,也成為此次合并方案無法通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這種反反復復的局面下,中小股東的耐心已經喪失。在當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不少股東當場向汪愛群發難,“這個重組不要再繼續了。”
生鮮物流的短板
或許是為了挽回投資者的信心,中百祭出強化物流的計劃安撫中小股東。汪愛群透露,公司將加大在生鮮物流方面的投入,彌補公司的短板。
汪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在中國零售板塊上,中百集團為華中區域規模最大、網店最多的商超企業。而支撐其發展至今的,則是其在物流方面的投入。
早在2003年,公司率先在武漢吳家山投資興建一座建筑面積達5萬平方米的物流配送中心,其承擔著此后中百數百家超市門店的日常配送外,還可向第三方提供6000-8000個品種配銷。這種優勢讓中百的擴張速度迅猛,也成為其他超市無法復制和比擬的優勢。
然而,這種“勛章式”的硬件配套卻有其硬傷。上述分析師指出,看似光鮮的物流體系中,生鮮卻一直是一塊短板。比如,當天每斤賣20元的紅提,到第二天就賣到了29元,這種波動的價格,極大打擊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影響了中百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
對此,中百集團總經理張錦松并沒有否認,其坦言:“中百的生鮮產品大都是與供應商合作的方式供給,大部分由供應商自己入場鋪貨銷售,中百對這些產品的品質、價格等方面并無話語權。”
汪愛群也解釋,中百的定價機制中,有40%左右的產品低于同業,40%左右持平,而20%左右高于同業,“但一些關鍵的、能賺人氣和形象的產品,與供應商談判權的喪失,影響了中百的形象。”
面對這種局面,中百的計劃是加快在物流方面的布局。截至目前,中百已建成吳家山和漢鵬、漢陽、陽邏物流配送中心和新建江夏生鮮物流配送中心,“下一步,公司還將建成咸寧、浠水、恩施、襄樊四個分配送中心。”汪愛群表示。
對于轉讓山綠公司51%股權一事,汪愛群解釋:“公司投建的武漢中百生鮮物流配送中心項目一期工程已經交付使用,可完全支撐公司現有網點和未來新開門店的生鮮配送需求,因此山綠公司的冷鏈資源形成富余。”
這種布局的利好,則將直接反映到公司在生鮮產品采購方面的變化中來。張錦松介紹,在春節前后,約有20多家門店的生鮮產品都將由集團進行統一采購,而在明年年初,試點范圍將擴大至100多家。
中百還在試圖擴展業務版圖,汪愛群透露,中百將采用物流先行的方式,輻射河南南部和江西北部市場。
未知的尷尬
不過,面對著全新的競爭環境,中百能否一舉改變生鮮產品方面的短板,還很難說。
“以國內商超新秀永輝來說,其門店基本可以做到從開業到閉店,所有生鮮產品都是新鮮的。”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中百目前的發展速度,將難以達到這種水平,對其市場占有率會帶來一定影響。
股權的分散將是中百需要跨越的另一個障礙。
根據證監會的要求,武漢市國資委旗下三家零售上市企業,存在很大的同業競爭問題,證監會明令要求其進行重組。“我們甚至被要求,如果三企業無法重組,三家上市公司將無法在資本市場進行配股、增發等融資事宜。”汪愛群也無奈的表示,此外,武漢市還將有諸多的企業今后要上市,這都必須按照證監會的規則來。
但重組方案三度被否,今后到底該怎么辦,對中百來說還是個未知數。而新光控股的步步緊逼,對其今后的各項決策都將影響中百的全盤發展。
此番三進宮的重組計劃中,新光對方案并未投贊成票,已展現出其對中百未來各項決策的影響力。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而今后股權的分散,有可能影響中百的全盤發展計劃。”
對此,汪愛群則解釋,此前解決鄂武商(000501)的要約收購事件,武商聯已經沒有多余的資金再來增持中百的股份,但其最終控制人為武漢國資委。無論是從中百的業態成長性,及企業對武漢市政府的重要性來說,其都不會放棄對中百的控股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陳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