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電器香港轉型 三月關閉在港所有門店 家電商在中國經營困難,在香港更要苦苦結業!由keyword/keyword
黃光裕keyword/keyword私人持有的香港
國美電器,1月20日發出聲明,指香港分店將在3月16日前全線結業。
香港國美發出的聲明,指出公司將由零售模式向大宗貿易發展,并要利用香港的地理及商貿優勢,開拓國際采購業務。所以,香港6間分店會在3月起全線結業。
國美電器(00493.HK)晚間也在港交所發出通告,指于香港以“國美”品牌營運的零售門店并不構成本集團的一部分,香港門店的營運及業績將不會對集團的經營及財務狀況造成任何影響。
此前,市場一直憧憬將香港業務注入keyword/keyword上市公司keyword/keyword,但管理層則多番強調,國美電器上市部分未有包括香港業務,這或露出一點端倪。
國美電器2003年無懼SARS病毒入侵的經濟不景氣,在當年10月底登陸香港市場,投資了5000萬港元,在旺角開設一家三層高的門店,高峰時期更在香港開設20家門店,時任國美總經理的王俊洲更揚言,要在3年內搶占香港30%家電市場。
香港國美目前共有6間門店,其中荃灣、觀塘、元朗、大埔及屯門店將營運至1月底,至于位于銅鑼灣的旗艦店,則于3月16日結業。香港國美雇有約100名員工,據了解他們將會按勞工法例獲得補償。
至于持有香港國美現金消費券的雇客,則可全數退款。存貨方面,國美沒有回應是否以減價方式促銷,但聲稱會以“最優惠價格” 出售產品。
國美電器素有“低價殺手”之稱號,貨品通過擴大采購規模以減降低單位成本,一度使得香港兩大家電商豐澤和百老匯減價應戰。
不過國美在香港并未受到本地市民青睞,黃光裕在2007年時也曾表示,香港國美也沒賺到什么錢。到了2009年,當時的副總裁何陽青也稱香港國美要不斷摸索,尋找出一種最適合香港的銷售模式。
有消息指,香港國美自2003年開業至今的9年多,虧損金額約2億港元。
有分析認為,相對豐澤和百老匯等家電商,國美在香港的門店只有六家,規模效應相對較少;加上香港租金和員工成本不斷上漲,國美出售的內地品牌家電也不受香港市民歡迎,即使以低價出售家電,也未能迎合香港市民要求高質量家電的口味。
事實上,國美在內地的業務,也不再單靠門店。集團高管于2012年10月在電話業績發布會上也承認,要繼續關閉虧損及預期增長較小的分店。此外,集團也表示有意大力發展網上商城及開拓非電器市場,預期未二年內可以回本,并使在線業務的銷售額,可占總銷售額20%至30%。
除國美外,內地另一大家電商蘇寧也于2010年年初動用2億港元,收購香港的激光電器,并計劃3年內在香港開設50家門店。蘇寧激光網頁顯示,目前蘇寧在香港共有29家分店。
國美電器上周五收盤報0.99港元,升2.06%。
(騰訊財經 馬倬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