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顧客在網上逛商場
------融合互聯網的傳統百貨
作者:鷹眼
關鍵詞:融合 電商 傳統百貨 消費 流量 客流量
剛剛過去的2012年,“雙十一’打造的網上購物節大促銷,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和天貓一天即完成了191億元的交易額,這是新的商業系統對傳統零售發起的挑戰,預示著電子商務已成為現今社會消費的不可改變的趨勢。
當然,這并不能說,傳統百貨會逐漸走向消亡、并會被電商完全取代。只能說未來的消費模式必須互聯網化、電子商務化,這正是現今傳統百貨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可以說電子商務化是傳統百貨必經之路,是必須充實的正能量,唯有融合互聯網,才能實現傳統百貨的可持續發展,贏得自己的市場份額。
據有關資料統計,美國TOP10電商企業中,除了亞馬遜和EABY以外,幾乎都是傳統零售企業經營的電商網站。這是由于美國IT技術比較發達,加之傳統零售企業本身的系統能力強大,傳統零售企業過渡到經營電子商務比較順理成章。
相比在中國,情況大為不同。排名前十位的電商企業中,大多數是純電商,與實體百貨相比,這些電商大多是依靠資本的力量做大規模的。它們的優勢就是擁有成熟的IT技術、并建有較完善的IT電子商務系統,這些也正是目前國內傳統百貨較欠缺、薄弱的環節。但是傳統百貨在品牌合作方面,與純電商想比,擁有長期和品牌直接的密切合作關系,可確保品牌商品資源的供應保障。另外,傳統百貨更有滿足實體店挑選的購物心態,其實體店面特有的商品展示、試穿、試用的消費方式等,更是電子商務無法比擬的。
由此可見,作為大都市生活圈中的傳統百貨商場,在擁有品牌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建立并完善電商平臺,包括電商所必須的倉儲平臺、物流平臺、信息平臺等,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商業模式,勢必將會打開新的市場局面。
那么,傳統百貨如何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商業模式,在電商時代贏得自己的市場份額呢?
羅馬帝國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個過程應該分階段逐步實現。因此,處在現階段的傳統百貨,融合互聯網,實現電子商務化的第一步,并不是完全復制照搬電商模板,而是借助互聯網,增加一年365天的商場客流量才是根本。
也許大家都曾記得這樣的現象,傳統百貨商場每年都有一個店慶,店慶期間,商場內人頭攢動,收銀臺排起長龍,直到商場打烊。借助店慶,商場掙得個盆滿缽滿。店慶過后,商場內人流稀少,客流量驟減。
對于傳統百貨,每年店慶只有一次,最多也只有幾天時間,難道,一年當中,商場只做店慶這幾天的生意嗎?
電商靠的是流量,有流量就會有購買的可能。而傳統百貨靠的是客流量,沒人逛商場,哪來的購買欲望。對于傳統百貨,一年365天,除了店慶、節日以外,如何把顧客引入商場?讓大家在平常的時間也能逛商場?這才是傳統百貨現今必須解決的最基本問題:保證一年365天逛商場的客流量,有了客流量,才有購買關系的形成的可能。
這里我們就來說說這一個“逛”字。其實,就“逛”來講,對于電商、百貨商場是沒啥區別的,電商是在網上逛,商場必須進店逛,而最大區別就是完成逛所需要的時間、空間:
逛電商:一臺PC、或筆記本、或PAD等,只要有互聯網,隨時隨地都可以逛,甚至是碎片時間;
逛商場:首先計劃安排出充足的空閑時間,乘車前往百貨店面。
如何讓顧客隔空逛商場,甚至可以用碎片時間逛?
從中不難看出,對于逛商場而言,時間、空間是其受制約的關鍵因素。來看簡單的數據:一周七天,其中工作日五天,尤其對于廣大上班族而言,在每周五天的工作日期間,難以抽出時間逛商場,這一點首先就影響了商場的客流量。而對于電商,一周七天、一天24小時,只要商家在線,隨時可以完成購買流程。這就是現如今電子商務已成為社會消費主流模式的方便所在。
由此,現在導致商場客流量減少的自身最大的問題,就是商場商品信息的不對稱,顧客不到店面,無法獲得商場商品信息,更談不上有購買意向。
那么又如何增加商場的客流量呢?
把商場搬上互聯網,讓顧客在網上隔空也能逛商場,顧客在網上就能獲得商場商品信息的同時,就會有變成購買欲望的可能性;那么舒適的購物環境、直接的消費購物體驗,就有可能將顧客帶回商場。將網上的流量變成實體店的客流量,這才是傳統百貨線上線下的融合的基礎,好比高樓的地基。
對于傳統百貨,實施的具體方案,首先就目前來講,就是加大對互聯網的重視,完善自己的網站,從商場布局、商品信息等,做到網站與商場實體信息實時保持一致。以此,打破時間、空間限制,讓顧客不但可以在網上隔空逛商場,甚至像逛電商一樣用碎片時間逛商場,并且逐漸讓顧客在網上逛商場養成一種習慣。先把顧客引入網站增加流量,再從網站引入實體店面,這樣就把網上形成的流量變成店面的客流量,從而達到讓顧客在網上像逛電商一樣逛商場,起到提高購買轉化率的可能性。
其實,對于實體百貨而言,百貨商場現今也都已建有自己的網站,并在網站上也發布有商場促銷信息,但是為何少有顧客在商場網站上瀏覽,搜索信息,究其原因,最值得關注的是以下兩點:
1. 商場域名:
百貨商場域名,大多命名繁瑣不夠簡潔,難以記憶。
2. 網站內容:
網站商品信息遠少于商場內,有的也只是簡單的文字及圖片羅列,并缺少實時更新,更像一個企業介紹網。
綜上,目前傳統百貨實現電子商務化,第一步就像在地面建高樓一樣,就是在網上建一座高樓,域名是它的地基,網站內容、商品信息等是這座高樓的鋼筋水泥,因此,對于以上兩點,應該做以下調整:
1. 商場域名:
目前狀況:百貨商場都有自己的名稱,并擁有注冊商標,很多都是馳名商標。因為不重視互聯網建設,導致百貨商場網站域名,命名繁瑣不夠簡潔,難以記憶,有的甚至與商場名稱沒有任何關聯,即使網站內容再好,沒有一個容易記憶的好域名,難以登陸訪問。當然投入大量的廣告推廣費用,也可能會增加一定流量。
對于域名,可以說就是網絡商標,與注冊商標相比,更具有唯一性,更易于保護。而域名的命名原則:簡單、簡短、易于記憶,最好能過目不忘。對于中國人符合以上標準的就是拼音,最佳的選擇是域名與百貨實體的名稱完全一致,即使注冊商標是英文,域名也應該采用大眾最容易記憶的拼音;當然如果不能做到一致,也可參照現在百貨商業、購物中心等常用的名稱習慣,例如添加MALL的標識,以便于消費者記憶,達到直接登陸網站的目的。
改進標準:拼音化、簡單、易記憶,保持與百貨實體名稱一致。
2、網站內容
目前狀況:瀏覽現在的百貨實體網站,大多類似企業網站,內容只是百貨實體企業的介紹、說明,即使有商品信息、促銷信息,也只是簡單的描述,有的還沒做實時更新。
改進標準:網站內容應該參照現在的電商網站,至少應該做到商品信息像實體店面那樣,內容詳實、促銷信息實時更新,同時利用PC、移動互聯網等多平臺鏈接,再采用微博、微信加以互動溝通,以達到顧客在網站也能實時獲得實體店的商品信息的目的。
傳統百貨域名與網站電商應用實例 請參見:
銀泰百貨: yintai.com
同時保護全套域名:yintaimall.com/net/cn/com.cn
新世界百貨:xinbaigo.com
同時保護全套域名:xinbaimall.com/net/cn/com.cn
王府井百貨: wangfujing.com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點拙見,僅供參考。
鷹眼 2013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