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攤上大事了,張近東王填喊你們交稅 聯商網消息:近日,蘇寧云商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兩會提案中呼吁政府監管VIE構架,建議稅收部門研究電子商務的征稅方式。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更是直言全國電商漏稅超1000億,建議制定《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法》,消息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各方觀點如何?聯商網為您解讀。
店商“逆襲”抄電商后路
近日,張近東在兩會提案中建議將VIE構架納入政府監管,建議征稅部門對電子商務征稅。同一日,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提出“關于制定《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法》的議案”和“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法(草案)”,以規范電子商業繳稅行為。
一石激起千層浪,張近東、王填的提案引起電商從業者等人士的抵制,更有部分人發誓不在蘇寧買一文錢東西。
知名電子商務分析師、前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在接受聯商網記者采訪時說:“互聯網從業者都會反對這個提案,如果說這個議案被通過,影響的也不只是VIE結構的阿里巴巴、京東和唯品會,也包括其他的中國互聯網創業公司。”
淘寶回應
不反對電商征稅,但反對在今天這個時期征稅
針對張近東的征稅建議,淘寶網通過官方微博,不點名回應。
淘寶網微博說,不反對電商征稅,但反對在今天這個時期征稅。對辛苦創業的個人小店主征稅,對年輕人的就業征稅,對年輕人的希望征稅,對年輕人的未來征稅。并稱,根據此前的數據,目前94%的淘寶賣家營業額在24萬元人民幣以下,大多數不在征稅的范圍內,而一些發展較好的商家,在線下已經開始繳稅了。對個人網店強行征稅獲得的收益并不大,但征稅成本卻很高,還會打擊微型經濟的積極性。
業界聲音
店商與電商爭端升級
張近東在建議中說,當前,我國電子商務大量的交易游離于現有法律監管之外,存在著嚴重的監管缺失、執法缺位現象。給行業帶來不公平競爭,更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管理體系。
王填援引上海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公布的一項網絡購物調查結果試圖證實在線零售企業的監管空白。
有業內人士指出,張近東、王填提議的背后實則是“店商”與“電商”沖突的升級。零售業實體門店和在線店商之間的“虛實”之爭,已經上升到政策和法律監管層面。李成東告訴聯商網記者:“將價格戰升級到政治層面是下下策,是店商迫不得已的最后選擇。”
該不該征稅?如何征稅?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高級專家莊帥分析稱,就稅法而言,網店的稅是肯定要收的,只要是在本國有經營活動產生收入的企業和個人都應該依法納稅。他認為隨著線下商家與線上交易逐漸融合,必然導致現有的稅收制度實現線下和線上的統一。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接受聯商網記者采訪時說,征稅是大勢所趨。目前,中國的網絡零售總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6.3%,已經占據一定的比重,一些電商的營收都已過億,對這類營收較高的電商征稅是理所當然的。同時,魯振旺認為,對不同的電商應當采取不同的征稅政策。對營收能力弱或者初創業的電商應當給予減稅甚至是免稅的政策優惠,以扶持電商發展和減緩社會就業壓力。再者,一些地區稅收政策本身較靈活,對于創業者等地方扶持企業都有稅收優惠。
據魯振旺分析,即使征稅,電商的成本優勢也不會就此消失,相比于實體店的高昂成本而言,電商的低成本優勢依然存在。目前影響國民購物的最主要因素依然是價格,低價依然是電商優勢。
“一‘稅’就靈”?
某知名電子商務觀察人士向聯商網記者分析稱,電商的確需要規范運作,但如果僅用征稅手段來監管,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諸多“小而美”的淘寶商家之所以能夠生存,除了價格低廉、服務到位等因素外,免于一些稅費是關鍵原因之一。大部分的淘寶店即使放到商業環境下,仍然可以享受到部門稅收減免的政策福利。根據淘寶網公布的數據,目前94%的淘寶賣家都不在征稅范圍內。
一位資深電商行業觀察者接受聯商網記者采訪時說,信譽度低、產品質量劣等問題在實體零售行業同樣可見。據他分析,行業目前的問題癥結不在監管,更不是僅憑征稅就可以解決問題。
建言
電商當自強
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零售交易以年均高于40%的增速迅猛發展,2012年交易總規模已達1.2萬億元,占據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的7%。電商對實體零售的深遠影響促使不少實體零售商開始“觸網”。
電商的各種劣勢也逐漸顯現出來,行業混亂無序、信譽缺失、缺乏有力監管等問題影響到電商自身的發展,也成了電商每每遭受攻擊的軟肋。
莊帥在接受聯商網記者采訪時說征稅政策會加速線上線下同價,電商的發展突破口在于告別低價時代,線上線下同價甚至線上略高。做好服務和加強營銷創新,產品開發創新,技術創新,建立真正的品牌。
李成東認為電商在稅收方面的優勢不會長久,征稅是大趨勢也是必然的。電商應當靠成本效率,靠服務取勝。提高自身成本效率和服務水平是關鍵。
某資深家電產業及流通業觀察者分析,電商可以從更高效率的服務,更加便利的優勢,更低價格的需求滿足等方面為突破口,加強自身的發展,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七嘴八舌】
反對派
@胡延平DCCI:掐誰的脖子?同是兩會代表,李彥宏提案VIE松綁、取消無線上網身份認證,馬化騰倡議依法治網,雷軍提議改善創業環境;而自私的張近東想到的卻是斷競爭對手后路、掐互聯網脖子:加強電商征稅,監管VIE。僅此一點,言消云散,蘇寧不可能是互聯網、電商開放-創新-發展的主角
@克格勃ST:蘇寧因市場而生,卻想讓對手因管制而死,逆潮流而動的獨夫-公敵而已。
@建周1975:快忘了蘇寧電器,他不為消費者考慮如何降低費用,消費者也不會考慮他。京東有實力,但沒做到很好,其他電商還有機會。
支持派
@長一鳥:老張代表的是目前占據90%市場份額的傳統企業,為他們爭取公平的市場環境,是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何錯之有?
@潘東灼:VIE固然與外資投資限制、本土互聯網政策、資本市場開放度有關,但張近東說的不是沒道理。電商投資效率低、盈利能力差、惡性競爭等問題,都是現實。他呼吁好電商在國內上市,也是主管部門考慮多時的問題。在中國誕生,本地貢獻利潤,國人無法享受成長紅利,本就悲哀。VIE長期存在事關內生成長與外延增長。
@血蝴蝶:蘇寧張近東在人大提議加強監管互聯網,這是對必然發生的事提建議,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接受利益規范洗禮,根本無可厚非何來公敵?除非你能提供互聯網在監管下無以技術性適應而倒閉,否則說蘇寧是公敵的人才是社會利益的公敵。
中立派
@李成東V:“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勝者為王敗者寇,電商競爭的層次在轉換中。
@OUTLETS_暴走艾:蘇寧難道沒看到未來線下和線上各自的發展趨勢么?
�。撋叹W潘紅紅/文,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