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東門區域,除了軌道交通1 、2號線將匯聚于此,未來還將出現一座40層高的大廈——除了作商業、寫字樓等用途外,還將是日后1 、2號線的運營控制中心。記者昨天獲悉,目前這座新大廈已在合肥市招標投標中心展開工程監理招標。這也意味著離正式施工越來越近。一切順利的話,預計在2015年5月31日就可竣工。
豐富大東門商業氛圍
按照標書顯示,這座暫定名為合肥市新交通大廈的大樓位于勝利路與長江東路交口,軌道交通1、2號線交匯東南角。工程總投資約5.3億元,項目計劃竣工日期為2015年5月31日。
大廈用地面積約8468平方米,其中地上40層,建筑高度180米。除了個頭更高,這座大廈還將進一步豐富大東門區域的商業氛圍,按照“地上購物、地下停車”的功能定位,地面幾層空間將作為商場。將來,市民乘坐地鐵1、2號線到達大東門站,又多了一處可以逛的地方。除商場外,新大廈地上還設有辦公樓 (論壇) (論壇),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
對地鐵運營全程監控
除了作商場、辦公樓外,新大廈還將承擔起一項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未來要服務于軌道交通運營控制中心,而這一運控中心也被通俗地比喻成地鐵運營的“大腦”。
據了解,未來坐落在這座新大廈里的運營控制中心主要對1、2號線地鐵運營的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指揮調度等。相關人士介紹說,未來合肥其它地鐵線路建設,也會根據情況選擇建設運營控制中心,只不過有的控制中心可能只服務一條線路,有的服務多條線路,這些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施工難度同樣也不小
1號線大東門站曾被稱為整個1號線建設難度最大的一站,施工過程將采取先做好地下維護結構,然后挖好基坑,最后自上而下逐層取土“掏”出“空中樓閣”的方式。
由于地處大東門區域,周邊的地鐵站、高樓、南淝河等增加了施工難度,所以,這座新大廈的地下施工也將采取蓋挖逆作法施工:地下部分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另外還特別強調主體結構的防水性能,保證“滴水不漏”。
(來源:新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