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亮:為什么要重新精讀《執行》
精讀《執行: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之一
作者:常亮
2005年開始,在拉里Ÿ博西迪和拉姆Ÿ查蘭《執行: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于中國正式出版一年多以后,中國企業逐步刮起了“執行”旋風。全中國很多的管理專家和培訓講師紛紛開發相關課程,四處講授。時間稍晚,我也卷入了這講授“執行”的大潮。至今,7年已經過去了,中國企業的執行狀況有沒有根本的改觀呢?我以為有改變,有比較普遍的建立執行的意識,但完全稱不上根本改觀。
究其原因,根本的改觀必須是在組織與個人的蛻變之后的,這即是一種企業從戰略到理念文化、運營管理系統和流程、到運營技能和行為模式的質的變化,也是一種從員工個人觀念、思維模式、態度到精神信仰、品格操守到知識技能再到行為方式和習慣的蛻變。
我們不妨想想,中國社會在七年以來蛻變出了一支浩大的職業化的企業家階層了嗎?中國社會在七年以來蛻變出了一支浩大的職業經理人隊伍了嗎?中國社會蛻變出了一支更為浩大的員工隊伍了嗎?都沒有。人員流程沒有保障,戰略流程和運營流程的有效性就很值得懷疑了。這也是到今天為止,國內少有企業科學的完成現代企業戰略體系、管理體系、人才復制系統、文化理念系統、信息化系統、物流供應鏈系統、特許加盟系統等全面體系性構建的根本原因。這些,從當今中國市場經濟的深度,中國企業的運營狀況,中國企業在世界企業中的地位,中國企業在世界產業鏈中的位置等多方面,都能看出。
也許七年太短。但七年里,我們并沒有見到職業化的企業家隊伍層出不窮的出現的氣勢,也沒有看到浩浩蕩蕩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如虹的成長,更沒有看到數以千萬甚至億計的中國員工職業化起來。我認為根本的原因在——中國社會和中國的企業并沒有真正的系統化的理解“執行”。中國太多的企業甚至太多的管理專家,沒有能力或者沒有耐心,真切的理解并構建現代企業的高效的執行系統。也許,中國市場的現狀甚至仍然是:中國舉全社會之力,都沒有開發出一條最佳的流程化的培養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的通道。
中國太多的商學院也許并沒有完成企業家和經理人流程化培養方案的科學構想和設置,中國市場化的培訓公司更沒有這個能力提供系統化的企業家和經理人的訓練方案。中國市場所謂的領導力專家和管理培訓專家們其實不少都是經驗型的管理者(甚至包括年營業額過億的多名專家),由于不具有腳踏實地的沉下去的心態,不愿意專心致志的進行實戰型體驗和科學的歸納與整理,因而,他們所提供的所謂執行力的解決方案,往往是淺嘗輒止,不得要領。因為經常是缺乏基本的科學的邏輯、結構和系統。這種狀況如果不能真切的改變,那么,他們今天的領導地位并不代表明天能夠生存。在經過了培訓市場的產品競爭和市場競爭階段之后,當管理競爭階段來臨,要求他們有真材實料的體系性內涵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到了他們卷鋪蓋走人的時候了。
客觀評價一下,我本人對“執行”問題,諸如如何培養執行型的企業家、經理人或執行型職業化員工等方面都有獨到、系統科學的認知、理解和實踐。究于既有理論又擅長實戰的生命體驗,很多問題的系統思考,至少應該不亞于一些優秀的商學院。盡管如此,我也必會抱著一種極為謙卑和認真的心態,追尋世界上真正優秀的執行大師的思想,和大家一起,重新精讀《執行》。我并爭取通過這次的精讀和研習,提煉《執行力》課程的更高端、高尚、落地的專門針對企業家的授課版本。我同時決心,將這種思想推而廣之,推進到我認為所有重要的一些核心書籍中去。
因為畢竟,在中國現有的環境和條件下面,專家們最好先別忙于構建自己的系統,最好還是謙卑的、腳踏實地的在世界大師們的經典中找尋成功的基因和足跡。
常亮,著名獨立管理培訓專家
清華、北大、人大、上海交大等總裁班特約高層管理培訓專家
廣州市政府、名仕領袖學院、豐田汽車等特約高層管理培訓專家 獨立全面完成經理人核心領導力課程高尚品質的訓練與指導
專注于領導力與管理技能、管理溝通和員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