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你真的想好你需要什么課程了嗎?
聯縱智達營銷研究院 李翼鵬
大浪來時萬軍涌,大浪退去岸頭空。曾經風光無限的互聯網企業近日紛紛遭遇到了困境,窩窩、高朋、酷6、開心網等無一例外陷入了燒錢不賺錢的死循環之中,企業品質和員工士氣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近日,騰訊公司CEO馬化騰在接受采訪時坦言,騰訊與Groupon合作的前期準備不夠充分,高朋的業務上線過快。這也是馬化騰首度對其投資高朋失利的正面回應。
關于失敗的理由,很多人會有不同的注解,這里無意多加評論。但有一點卻是任何一種解釋無法回避的,那就是過分樂觀的追求熱點,在前期準備階段沒有進行充分而有效的準備,沒有歷練出一支能打硬仗的精兵,打了一場無準備之仗。
在《毛澤東箴言》第四部分-處事中,關于目標與步驟有精辟的論述:“我們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在戰斗中要一個陣地一個陣地地奪取。總之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快速成長、營銷模式上有突破性發展的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員工培養培訓的重要性;也確實有更多的企業愿意在員工培訓,特別是骨干團隊(包括營銷團隊等企業核心力量團隊)的培訓上加大投入,花銷不小。但是令很多企業煩心的是,錢花了不少,名師也請了好些,但是培訓后的作用卻遲遲未能在業務業績上體現。關于這個困惑,當然有評估成果評估的問題(此問題將另外篇幅單獨介紹),但是更重要的就是,培訓本身沒有做好規劃,沒有針對性,僅僅是沖著名師、沖著熱門課程而去,不是根據被培訓團隊的實際情況和實際困難點而去,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是很難取得預期效果的。
咨詢界一直流傳著一句話:最可怕的事情——是你辛辛苦苦爬著梯子上到了頂端,卻發現一開始就靠錯了墻。對于企業培訓而言,如果從培訓的出發點就發生了偏差,沒有從被培訓團隊的實際業務發展需求出發,沒有從其崗位匹配的業務技能缺失點出發,沒有從團隊發展的瓶頸出發;其結果往往就會變成給營銷部門講于丹,給生產部門論人生激勵,給基層員工交流職場溝通,給中層管理者談藝術品投資。課都是好課,名師也不少,但如果用錯了對象,最后成了一江春水,根本泛不起一點漣漪。而企業真正需要的,是根據企業,根據被培訓團隊實際情況定制式的匹配課程。
企業培訓,轟轟烈烈近30年,經歷了草莽英雄的淘金時代,經歷了聚成、影響力、錫恩、時代光華等的群雄逐鹿,正在向著更加專業化,更加系統化,更加契合企業發展的實際問題而發展。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大學,企業內訓部門的出現,企業對于培訓,尤其是核心團隊和力量的培訓將會越來越重視,越來越肯投入;同時,對于培訓體系的質量和課程對于實際工作的效用也會日益注重。僅僅上大課,圖熱鬧,講笑話的純啟發類課程將日益衰弱,而取而代之的,將是專家式、咨詢式、定制式的培訓,成為今后的企業培訓中市場的主流產品,這樣的課程為企業中不同業務團隊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提升培訓的實際效能。
時間真快,又到了年底,很多企業的HR們又在苦思冥想新一年度的培訓計劃,這個時候,是不是該多考慮一下:明天培訓的目的和方向,真的想好了?
歡迎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聯縱智達官方微博 @新浪http://e.weibo.com/wisesale
- 該帖于 2013-4-9 14:3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