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城”來襲
9月15日星期六,劉先生陪妻子在解放碑和南坪逛街。一條重復出現的醒目戶外廣告吸引了他的注意:“ 華潤中心 當代中國都會中心締造者;萬象城 永不落幕的時尚舞臺”。
“萬象城?”從杭州到重慶工作一年多的劉先生想起了流傳于杭州的一個段子,新的商業項目萬象城在杭落戶,引進品牌時遭遇了“耍大牌”——某G字打頭的一線品牌覺得留的店面位置不佳,不愿落戶。萬象城索性將該店面改為勞斯萊斯的展示店,一個月之內就賣出去4輛。“G”大牌受震動,立馬簽約入駐。
杭州萬象城去年開業,今年上半年銷售額超過了20億元。
今年9月1日正式亮相的南寧萬象城,開業當天,客流量超20萬,第一天銷售就突破2000萬。
而萬象第一城,深圳萬象城,去年全年的銷售額為55億元人民幣,全國排名第三,日均人流量超過13萬。
有資深的業內人士說,萬象城就像一頭巨型猛獸,每到一座城市,就會顛覆這座城市原本的消費格局,吞噬掉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
現在,萬象城來到了重慶。
劉先生看著廣告牌,隱約嗅到一絲風暴來襲前的氣息。
一片重生的土地
萬象城是什么?
有人這樣形容華潤萬象城在深圳的第一次亮相:“就如同一個躊躇滿志的富家子,剛剛學成歸來,在所有人面前閃亮登場。”
在這里,云集了愛馬仕、卡地亞、香奈兒、LV等各種國際一線品牌。 在這里,分布著可以滿足中高端消費者購物、娛樂、餐飲、商務等各種需求的各種業態。在這里,有包羅萬象的消費格局,主張消費一步到位的理念。是為“萬象”。
業界將之視為商業shopping mall的范本之作。“萬象城”也自此成為華潤置地商業地產的主力產品和主導品牌。
時隔8年,這里依然是深圳檔次最高、人氣最旺的消費聚集地。與此同時,國內最大的一座萬象城,將落腳重慶。
據重慶華潤置地相關負責人介紹,萬象城購物中心一期建筑總面積35萬方,相當于兩個北城天街的體量。
整個項目在建筑規劃設計上不僅保留了之前八座萬象城的設計優點,更是融入了重慶的地形氣候特點,為重慶消費者打造一個全新體驗的購物空間。正式運營時間預計在2014年。
“一片土地的重生”,這是重慶華潤二十四城的第一句廣告語。
5年時間,在建設廠原址一片1050畝的土地上,一座“新城”拔地而起。2012年上半年,華潤二十四城,不聲不響地拿下整個重慶樓市的單盤銷售冠軍。
依托于二十四城近兩百萬方的住宅項目,華潤置地在“城中心”打造了匯聚甲級寫字樓、五星級酒店、商業街、頂級公寓、loft等商業形態的100萬方華潤中心,是規劃中的未來城市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而萬象城,又成為華潤中心的點睛之筆。
已經入住和未來將入住二十四城的1.5萬個家庭、7萬人口,與萬象城、華潤中心,必然形成互相支持的天然人氣鏈條。
一個重建的消費邏輯
如果編一則“重慶18怪”,“開寶馬、吃小面”一定會榜上有名。
香港人何偉堅到重慶工作十年。最初看到重慶最繁華的解放碑周圍,密布著的火鍋館、小面攤,讓他聯想到了同樣具有濃濃市井味的香港。
但當他注意到這些小館子門里坐著衣著光鮮的男女,門外還常停著寶馬、奔馳等名車,還是著實吃驚了。
重慶人不拘小節、大起大落的消費觀,由來已久。在重慶,似乎不存在某些都市里那種,“吊絲”和“高富帥”之間無形的、不可逾越的消費壁壘。
“實際上,這種情況近些年有所變化。”何偉堅說,隨著重慶經濟發展和與外界聯系的加強,更多外地人、外國人來到重慶,其中很多是商務往來,有著更為高品質的消費需求。
林小姐供職于某知名外資公司,接待外來人員是常事。“除非對方特別提出要求,工作之余,我們還是會安排到檔次較高、環境比較好的地方購物、娛樂和用餐。”
最近2年,林小姐設計的接待路線,常常是在解放碑或北城天街購物,然后去重慶天地或南濱路吃飯。用她的話說,老是帶著一群人跑來跑去,好累。
這些變化也帶來重慶消費市場的悄然改變。
越來越多的本地人群衍生出同樣的消費需求,并開始在不同種類的高檔消費場所之間“跑來跑去”。
明眼人看到,城市的消費布局出現了空白。
這個時候,誰能夠無落差地滿足高端消費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誰也許就會擁有改變這座城市消費邏輯的話語權。
就像1997年的大都會,2004年的北城天街。
“幾年之內,萬象城將會帶來消費習慣的真正變化,一定會深刻改變重慶部分人的生活方式。”華潤置地一位高層篤定地說。
他透露,將有數量不低于20個的一線品牌亮相萬象城,其中包括部分從未在重
慶出現過的國際高端品牌。同時,還會配套奧林匹克標準的真冰溜冰場、最好的電影院,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檔美食。
萬象城的出現將使重慶擁有在規模、檔次上和一線城市比肩的大型城市綜合體。
一座非去不可的城
8年間,萬象城已經走過9座城市。
“任何一個有萬象城的城市,都是華潤定位為戰略重地的城市。”
華潤置地重慶相關負責人坦率地承認,華潤在發展商業地產的過程中,并不是一開始就具有非常成熟的思路。經過近30年來的不斷磨合和實踐,最終清晰地勾勒出了華潤商業地產帝國的梯級產品線。
第一類是“萬象城”,定位為大型城市綜合體,位置往往在重要城市的傳統核心區域(比如重慶的楊家坪區域、)或者極有潛力的新區(例如杭州的錢江新城);
第二類是“五彩城”,區域中心的大型購物中心,體量在十幾萬方左右,選址也不如萬象城嚴格;
第三類是“歡樂頌”,以家庭消費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一站式社區購物中心,體量又再遞減。
如果達不到一定標準,華潤進入的城市就不見得會有萬象城,也可能是五彩城或歡樂頌。
“在這樣的體系明確后,萬象城依然選擇了重慶,并將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萬象城,絕對是基于對這座城市發展現狀和未來的認可。”
該負責人透露,華潤在楊家坪投入數十億現金,打造價值上百億的華潤中心萬象城,就代表未來會在重慶持續、穩定地發展。
重慶是萬象城商業地產版圖上的“非去不可”,萬象城未來是否也能成為重慶商業的“非去不可”呢?
一種難以復制的模式
有著央企背景、最早在香港上市的華潤實力雄厚,同時又有在香港的成長經歷,所以從打造第一個萬象城開始,在規劃上就相當成熟。
據了解,在萬象城開發之初,華潤的商業團隊遍訪全球著名的商業物業,從中汲取最先進的經驗。甚至商場的室內設計,也是與國際知名設計團隊合作,“投入幾乎不計成本”。
所以萬象城一亮相,交出的就是當時在國內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
用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的話來說,“華潤是用商業的做法,即零售經營的角度來做商業地產。”
具體來講,萬象城的零售物業規劃是按照零售業的需求來做的。在選擇租戶時,總體把握品牌數量、檔次,選擇更有影響力和成長性的品牌。盡管資金回籠不會特別快,但是在運營上非常穩定和主動。
業內普遍認為,從開業時的出租率、租金的成長性,包括店鋪的規模,華潤模式的商業物業模式要更為合理。
不過,這樣的模式對資金要求的門檻太高,一次性投入大,回收慢,因此不具有太大的借鑒性。畢竟,并不是任何一家地產公司都有華潤這樣實力雄厚的母公司做靠山。
萬象城另一個不可復制的優勢,是“華潤系”超強的全行業支撐能力。
例如與萬象城如影隨形Ole超市,就是華潤萬家旗下的高端超市品牌。在重慶萬象城誕生前,Ole超市就已經進駐美美時代廣場,為摸清重慶高端消費市場探路。
而萬象城另一“標配”——繽紛萬象真冰場,則是華潤置地自有品牌。
萬象城的服務、運營、招商……也幾乎全部是華潤自己的團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服務式管理讓項目更具競爭力。華潤會幫助租戶做推廣,共享市場數據,幫助辦理相關手續等。
華潤置地的相關人士介紹,在深圳萬象城,租戶的滿意度長期在98~99%。 在杭州,曾有多個商業綜合體企圖效仿萬象城,但都未能成功,原因就在于華潤團隊提供的無以比擬的服務。
別誰都試圖做商業,也別在哪兒都想搞商業。華潤置地一位負責人稱。有的地方,萬達、中糧能做,換一家,就不見得能行。
“幾年之內,萬象城將會帶來消費習慣的真正變化,一定會深刻改變重慶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有著央企背景、最早在香港上市的華潤實力雄厚,同時又有在香港的成長經歷,所以從打造第一個萬象城開始,在規劃上就相當成熟。
(來源:橙網-重慶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