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電商價格戰風云再起。17日,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拋出一紙檄文,挑戰電商各大門派,其矛頭更是直指天貓京東:平臺不止貓狗鬧。電商界永遠沒有孤獨的戰場,盡管京東休戰,天貓沉默,仍不乏“湊熱鬧”者:國美打出了“418巔峰時刻”的口號,易迅則號稱“價格戰,還是易迅最便宜”。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由騰訊旗下新銳電商易迅網率先發起的電商價格戰在4月18日達到了高潮,不僅國美、蘇寧紛紛參戰,而且當當、聚美、唯品會也同時在這一天推出了促銷活動。來自一淘網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周,由易迅網發起的針對京東、蘇寧、國美的“一挑三”全網比價活動,引發了這四家主流電商的降價高潮,截至4月18日一周的時間內,在3C數碼、家電、通信、百貨等領域,易迅最低商品的占比分別為60%、京東最低商品占比為22%、蘇寧和國美分別為9%。而來自易迅網的數據也顯示,為了應對比價,在過去一周內,易迅近5000個熱銷產品開始了實時跟進降價的行動,目前已經累計降價達到了6萬次,預計讓利幾千萬元。
電商待有財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天。價格戰策略的后果,就是培養了一大批不忠誠的消費者,刺激了消費者的比價心理和非促銷不購買的心理,擾亂了市場秩序,透支了員工體智,終將陷入商家和消費者共同疲勞的惡性營銷循環。
電商除了“價格戰”,還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