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坦然面對沒有“當年勇”
春節期間戰友們聚會,一戰友遲到了,看得出他是風塵仆仆,一臉的疲倦,他是從醫院而來,他八旬有余的老父親在醫院住院。說好的,臘月二十八他們全家回去給老倆口收拾房子,準備過年吃食,結果老倆口不服老,仍展“當年勇”,在擦拭頂燈時摔倒,造成左小腿骨折,這個年,他們一大家子分了兩個地方,他們一家子輪流陪著老頭在醫院做治療,哥哥一家子在家里陪伴老太太。
如果老人別那么固執倔強,不服老,上高爬低的事情交給兒女去做,就可以避免受傷,本是一件家務小事,結果是全家總動員,老人受痛,兒女們來回奔忙。
老人們的心情兒女是理解的,能自己做的盡可能地不叫兒女,少給兒女找麻煩,不讓兒女分憂。事實上,老人們已經沒有了“當年勇”,要坦然接受這個自然規律。如果因為,自己還可以,還能做,還沒有老得什么都不能做,不分做什么,都自己動手,因此而受傷,其實,給兒女帶來的是更大麻煩和負擔。
百善孝為先,作為兒女,照顧年邁的父母是本分,是兒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調兵遣將”是父母的權力,對于絕大多數兒女,會以父母為軸心,盡其所能,讓老人少分憂,承擔家務,讓父母幸福無憂地安度晚年,是兒女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