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人們采取各種方式對故者表達思念之情,也是對故者愛的表達,我們對另外一個世界的親人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思念和牽掛,給他們送去“生活”用品,以表關懷之情。誰也不知道,那邊的世界是什么樣子,是富裕?還是貧窮?我們就以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方式,給予他們一些“幫助”,世代傳承,從孩童開始,思念故人,乃人之常情。
每到清明時節,喪葬品市場是琳瑯滿目,除了沒有火箭、衛星、原子彈、宇宙飛船、航空母艦、槍支彈藥外,(恐怕誰也不希望故人到那邊去參加戰爭,希望和平兩邊都是一樣的)。看看喪葬品市場的祭祀品,可以說現實生活中有的都樣樣有,不同的是,這些東西都是紙糊的和塑料制成的。有“電視機”、“冰箱”、“電話”、“手機”、“照相機”、“電腦”(筆記本)、“汽車”(都是世界頂級車型)、“中外名煙”、“麻將”、“中外名酒”、與現實生活中圖案一樣或者相似的“人民幣”、“美元”、“英鎊”,甚至還有“仕女”,應有盡有。在實現中,倘若把這些東西置備齊全的話,沒有比爾.蓋茨的實力,絕大多數人對此是望塵莫及的。
事實上,我們把這些東西用來“送”給故人,“送”的方法也就是采取燒的方式,即便故人能收到,也只是一捧煙灰,意義何在?逝者即便是故去多少年,我們永遠會記住他們,時不時地會提起,時不時地會懷念,時不時地會談起他們的往事。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里,也為我們祈禱祝福,這是逝者與生者共同的心愿,是人間最為真實的情感。
我們在追思故人,祭祀他們時,根本無需大動干戈,弄那些虛無縹緲連自己都感在走過場的事情,真是沒什么意義!也許,有的人利用這種方式來彌補對逝者生前的愧疚,買這些“豪華”“奢侈”祭祀品自己心里或許了以慰藉,其實,往事已成煙云,逝者已不在計較。
斯人已逝,他們的音容駐留在親人的記憶之中,我們在祭祀他們時,可以給他們送束鮮花或者花籃,跟他們說說心里話,以表思念之情。相信,他們不希望我們焚燒祭品產生的煙塵污染環境,也不希望我們因他們而浪費資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低碳生活,也是他們的心愿,因為,他們安息在地球的家園里,環境的優美對他們同樣的重要。這些“豪華”“奢侈”的祭祀品,實屬鋪張浪費,著實令人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