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在抱怨:為什么買家具不能像買衣服一樣,明碼標價,標多少就多少,不必浪費口舌,討價還價,現在消費者去買家具會在不同賣場之間跑來跑去主要是比價格;而衡量一個銷售員的好壞主要看他會不會砍價,會不會忽悠;賣場管理者的主要精力是幫親戚朋友打折,沒有時間把精力放在管理和服務上
難道家具買賣就不能明碼標價嗎?
家具行業的經銷商一般都是單級代理,一個城市就一個經銷商,這就需要經銷商和廠家在簽合同時時候需要周璇的了,經銷商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與他人競爭,要求自己成為該品牌的獨家代理,但廠家可不是SB啊 肯定希望經銷商越多越好,自己的鋪貨面就越廣,出貨量也就越大,于是就會生產另外一種風格的產品供貨給其他的經銷商,所以我們很少看到同一個城市兩個經銷商賣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產品,這就使該產品在市場上無直接競爭對手,經銷商在面對消費者時便可以肆無忌憚地虛報價格
進駐賣場的家具企業其經營權均由商家自己負責,自主經營的特點導致市場難以形成價格的絕對統一。商場也難以對商家進行價格規范管理
由于家具的原材料產地和運輸的物流因素,使得各地的開店的投入成本不一樣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家具不同于其他商品,種類繁多,地域性差別大,大多消費者對家具實際價格、材質不了解,商家往往會先將價格使勁往高標,再根據不同消費者財力、消費習慣等,視砍價程度給予消費者不同的折扣。其實許多消費者購買家具也有誤區,不管高收入還是低收入者都已經養成了砍價的習慣,大多數消費者認為,明碼實價固然是好,但是我總是覺得沒有優惠,比較難接受。消費者的這些心理和習慣在某個程度上也縱容了商家標虛價而不愿意明碼實價。另外,現階段家居市場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也是一個因素。會出現某一批次產品和另一批次產品的成本不等,從而導致銷售價不同,以致于給消費者造成價格混亂的感覺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