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商業逐漸在商業地產中占據重要席位。
胡文是個80后媽媽,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胡文的安排滿滿當當:帶寶寶去游泳,早教中心,還要來次手工DIY。
不僅僅因為當天是兒童節,這其實是她每周的常規安排,并且她對此樂此不疲。“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寶寶身體強壯了,動手能力更強了,才智也提高了……”像胡文一樣把周末奉獻給孩子的媽媽不在少數,于是很自然的就催生了一種兒童經濟。
這是一塊誘人的蛋糕,昆明諸多商業地產項目早已瞄準了這塊蛋糕。據記者了解,諸多商業地產項目,幾乎都將兒童主題商業做成了項目的“標配”。當然,這些兒童主題商業業態與過去簡單的兒童用品、服裝等銷售不同,在強調一體化購物的同時,加大了體驗式消費環節。
兒童主題商業已經被作為城市綜合體內很重要的一塊,不僅源于豐富業態,吸引客流,輻射消費范圍等需求,更主要的是,“商業地產+兒童主題商業或者兒童職業體驗館”商業模式正好符合中國傳統的“家庭式停留消費”的習慣。這已經成為一些城市綜合體創新主力店的新模式。
一言以蔽之,處于朝陽期的兒童經濟,正在被昆明諸多商業地產項目所撬動。
商業地產撬動“寶貝”商機
兒童節過了,到現在,最開心的依然是孩子們,既歡度了自己的節日,還收到了禮物。
“寶貝”們高興了,兒童用品的銷售商家們的口袋自然也能鼓起來不少,于是,一場發生在各商家之間的“搶客”戰不可避免,結果是火起了兒童經濟。
近期,記者注意到,南亞風情·第壹城的紅黃藍啟動了“童心飛揚 暢想六一”主題活動,大型兒童主題商場家有寶貝每年兒童節都會有專場促銷或者積分活動。
其實,兒童節只是兒童商機的一個噱頭,對于兒童業態的關注,這兩年早已開始在商業地產顯現出來,很多商業中心將目標消費群體鎖定在兒童身上,于是很多兒童主題商業和兒童職業體驗館相繼冒了出來。在國內有星期8小鎮等諸多兒童體驗商業的探索,在昆明,由百大商管公司打造的獨有品牌“家有寶貝”,不僅在昆明多個商業中心布點,更是開到成都,形成了自己的兒童主題商業體驗模式。
借著六一兒童節的契機,本報深入調查兒童主題商業在昆明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通過記者的觀察,來剖析行業發展路上或將遇到的難題和考驗,以期給新進入行業挖掘兒童商機的商家一些現實借鑒。
看現狀
西南首家兒童主題商業昆明造
愛逛百貨商場的人都知道,兒童商業都有一定規模的存在,一般以兒童用品、兒童服裝的銷售為主。
現在這種狀態依然存在,變化了的是兒童主題的業態更加豐富,除了存在于購物中心,這種兒童主題商業開始獨立出來,成為了城市綜合體很重要的一部分。
“不僅有兒童用品,兒童服裝,還有兒童樂園,兒童教育培訓以及親子園等,現在的發展方向是以兒童成長為主的主題型商業出現在城市綜合體內。”云南新都昌(集團)常務副總張志宏介紹,這種兒童主題性商業,比較符合未來購物習慣。
在主城區內的新都昌商業廣場,記者看到,其引入了一家大型的兒童成長主題商場“家有寶貝”,為周邊市民提供了集購物、娛樂、餐飲、教育、護理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
再看“家有寶貝”,不僅是云南兒童主題商場的開創者,也是西南地區首家兒童體驗式休閑娛樂購物中心,這一品牌2004年由昆明百貨大樓家有寶貝商貿有限公司創立,已經在云南深耕多年,并且走出了云南,將這一兒童體驗式購物中心落戶成都。2010年,云南首家兒童全立體式成長娛教綜合體金魔方兒童新未來城正式開業,為云南兒童帶來一種全新的、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和成長模式。順城購物中心也在項目中區引入了兒童娛樂品牌。此外,目前在建的諸多城市綜合體也將兒童業態,作為很重要的一個業態,比如經典雙城就將規劃有大型的兒童主題公園。
新摸索
“商業地產+兒童主題商業”合力掘金
目前,有些商業地產定位為親子樂園,也有商業項目中含有兒童主題商業,這種趨勢的出現,在中國指數研究院上海(樓盤)研究總監陳延斌看來,“與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現代化生活節奏下,在有限的時間下,人們對子女成長教育等的投入增加有關。”
這或者可以說是商業地產中,兒童主題商業之所以受寵的一個很重要的推動因素。10年前就涉足兒童主題商業的全經聯商業地產委員會副主任、昆明百大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梅永豐稱,“之前兒童商業只占商場的一小部分,后來我們將'家有寶貝'獨立出來做,看到了中國傳統家庭還是以孩子為中心,而且獨生子女政策,也使得家庭對孩子吃喝穿包括教育都很注重,看到這一商機后,獨立做了一個兒童商場,那時全國很少有這樣的主題賣場。”
梅永豐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今“家有寶貝”在云南已經開了6家店,這些店分布各片區的核心區域,除了市中心的位于購物中心內,在北市區選址北辰財富中心,南市區選址新都昌商業廣場,從這些布局來看,無不采用的是“商業地產+兒童主題商業”的復合模式。
“現在的商業綜合體體量比較大,可以滿足一些大型兒童主題商場的建設。”張志宏認為,“對于家庭來說,在帶孩子在購物中心休閑時,還可以參加教育培訓,吃一些兒童主題餐廳,這些情景化體驗性消費,是一種新模式。”
此外,大量城市綜合體引入兒童主題商業中心,一則可以形成整個商業項目“人流發動機”的效果,二來,商業地產與兒童主題商業結合發展的模式也符合中國傳統的“家庭式停留消費”的模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流多次消費的特征。
應對電商沖擊 兒童體驗式消費有商機
尤其是現在流行的電子商務,已經給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帶來了巨大改變,它沖擊著傳統的商業模式。同樣,也為體驗式消費模式帶來了一次很好的發展機遇。
家有寶貝、星期8小鎮、朵朵童世界、“我的奧林匹克”鳥巢兒童職業體驗中心、成長灣兒童社會體驗公園等諸多兒童主題商場或者是兒童職業體驗館相繼出現,也形成一種全新的消費模式。
尤其在中低端商業或者社區商業受到電商沖擊的形勢下,兒童主題商業的優勢就更加凸顯。兒童商業的體驗性和互動性是對抗電商和差異化競爭的法寶。梅永豐稱,“在網上可以買買奶粉和紙尿褲,但是兒童教育、游樂等是沒法在網上實現的,還有家有寶貝現在和國內有影響力的'星期8小鎮'這種兒童職業體驗館合作,打造出來的新型體驗式消費也是電商無法做到的。”
張志宏也認為,傳統商業的這種體驗式消費,真實感更強,是電商代替不了的。
做不做主力店引爭議
要聚集人氣,一些新建的大型城市商業地產項目紛紛將寶壓到主力店、500強超市、家電賣場、百貨商場或者是電影院等上面,這樣的業態選擇很常見,也能起到很好聚商氣、攏人氣的效果。
但隨著這些商業資源在一個城市的布局逐漸飽和時,新出現的一些商業地產就需要在主力店創新方面做文章。
作為中國兒童職業體驗領導品牌的融道(中國),為了讓更多商業地產項目擁有兒童職業體驗館這一創新型主力店,融道(中國)集合多年實戰經驗,成功打造了高端品牌成長灣兒童社會體驗公園。以兒童帶動家庭,吸引高端消費人群在以其為核心的商業區域內停留數小時;搭建商業平臺,讓眾多商家在這里找到他們最心儀的潛在消費者;廣泛開展異業合作,發揮特有的多元盈利模式……成長灣已成為眾多商業地產主力店的首選項目。
昆明商業地產在招商過程中,對兒童主題購物中心、兒童職業體驗館等大品牌的爭奪暗戰已經展開。
“目前在建的一些購物中心和商業地產中,很多都找過家有寶貝洽談,希望在項目內引入該品牌。”梅永豐稱,“在云南想做兒童主題商業的,大都找我們談過,我們也會考慮找合適的項目合作。”
兒童主題商業,尤其是兒童職業體驗館,打破了國內兒童產業傳統的商業模式,其整體優勢明顯,主題鮮明,極具經營的差異化,全面提升了商業地產項目的核心競爭力。
以兒童職業體驗館為核心項目的兒童主題商業地產優勢凸顯。盡管如此,業內也有一種聲音傳出,“兒童主題商業并不是大部分商業的主流,可能在社區商業占比較大,在購物中心的級別應該不是主力店。因為大型購物中心的主力店,對后期招商以及投資回收期等都有周密考慮。”
其實,做不做主力店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發揮該有的作用。
(來源:云南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