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作和生活充滿激情,對任何事物真心誠意,隨時隨地不斷學習。”47歲的
家樂福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唐嘉年這樣向記者描述他每天的工作狀態和堅持的準則。從2012年來中國上任,唐嘉年將他在家樂福歐洲、拉美和亞洲工作16年積累的管理經驗引入中國,率領著家樂福中國區的
戰略發展行走在正確的軌道上。2012年,家樂福中國區營業收入達453億元人民幣,新增門店20家左右。在中國本土賣場不斷增多、消費方式不斷翻新的今天,家樂福如何在零售產業精準定位、不斷躍上新臺階?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唐嘉年。
轉向中西部地區及其他中小城市
作為世界第二大零售商、歐洲第一大零售商,這家起家于法國的企業業務已遍布拉美和亞洲地區。盡管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并不樂觀,但家樂福沒有減緩在中國的發展速度,長期發展規劃的藍圖正不斷展開。唐嘉年認為,“中國是家樂福目前最重要的兩個市場之一”。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家樂福先后在全國各地67個城市開設了219家大型綜合超市,擁有員工6萬余名,其門店數量已和法國本土旗鼓相當。面對傳統超市業態競爭白熱化的現狀,他對家樂福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依然非常看好。
談到中國市場對家樂福全球戰略規劃的重要性,唐嘉年指出,從集團的管理模式上便可知一二。“與其他公司在亞太大區下設中國區不同,家樂福實行的是扁平化管理。集團將全球業務區域劃分為法國區、法國以外的歐洲區和中國區,由大區總裁和區域總經理負責并直接向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匯報。”
目前,家樂福的門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行業業態已出現飽和趨勢。唐嘉年透露,未來幾年,家樂福將轉向以成都為代表的市場空間更為廣闊的中西部地區以及其他中小城市,繼續擴大在中國的投資,保持強勁穩健的增長速度。
注重從當地吸納人才 99%管理層都是中國人
“我們就是一家中國本土企業。”熱愛中國文化的唐嘉年很懂得兼收并蓄的道理。他認為,有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家樂福就要將自身的特點結合當地市場,實現企業本土化發展。家樂福將中國區的發展與中國各地合作伙伴緊密相連,合資開設門店,充分發揮其熟悉中國市場的優勢。以北京、上海為例,中方合作伙伴占股45%。這種靈活的經營模式積極地融合了本土文化,這種做法在家樂福集團的其他地區是很少見的。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離不開優秀的團隊建設,這也是唐嘉年多次強調的一點。家樂福注重從當地吸納人才,99%的管理層都是熟悉當地市場的中國人,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結構與運營、流通模式。他說,“每年我們與全國多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不斷擴充人才儲備,今年還將校園招聘深入到中西部地區。”
中國廣袤的土地孕育著種類繁多的各地名優特產。唐嘉年告訴記者,為了進一步推動農超對接,家樂福集團把旗下的全球生鮮產品采購中心蔬果茂公司引入了中國。100名專業采購人員每年在四川、山東、新疆、海南等地選購優質的蔬菜水果,通過家樂福的采購體系輸送到國內個地區的門店和集團在世界各地的門店。通過蔬果茂,2012年,精選的350個集裝箱中國優質農產品出口海外,受到了不同國家消費者的青睞與好評。“這對當地農民來說,不失為一個開拓國際銷路、打造世界優秀農產品品牌的良好機會。”
推廣源頭可追溯系統
保證食品的衛生與質量是每個零售商應堅持不懈追求的目標。對此,唐嘉年認為,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都要肩負責任,確保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產品品質。為了讓消費者放心、安心地選購蔬果肉類,家樂福在法國和中國臺灣都已全面采用源頭可追溯系統。唐嘉年自豪地對記者說:“家樂福結合可追溯體系,率先成為內地唯一使用二維碼完善農超對接的連鎖超市。只要用手機掃描產品包裝或廣告插頁上的二維碼,就可迅速獲取農產品的種養殖源頭、農藥施肥情況、采摘發貨時間等一系列詳盡的信息。”目前,這一技術經過廣州試點,正逐漸在中國各門店推廣使用。
早在2004年,家樂福就在中國設立食品安全基金會,通過與科研機構和高校開展合作交流,共同推進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和其他相關工作。近期,家樂福與國際生命科學會、中國衛生部食品安全監督局、中國疾病防控中心一同啟動食品營養標簽宣傳活動,幫助消費者認識了解新規定下的營養標簽。唐嘉年強調說:“值得肯定的是,目前僅在中國市場設立的該基金會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值得向其他地區市場推廣。”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