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華僑飯店,對于大多數(shù)哈爾濱人而言,是一份記憶,一段城史……當年,這里盛極一時,吃的講究,住的條件,在當年的哈爾濱都是“杠杠的”。而如今,這棟走過57年歷史的老建筑,近日開始拆除了,將建成一個大型城市綜合體。來這里留個影兒、再逛逛、甚或再去住上一晚,成為老哈人與這個“老朋友”的作別方式……
拆除前的華僑飯店
拆除中的華僑飯店
與“老友”作別 拆遷前很多老哈人來訂房
去年1月7日,被稱為哈市近30年來引進的最大城市綜合體項目——哈爾濱華僑廣場合作項目正式簽約。這個當時刊發(fā)不到500字的報道,在老哈爾濱人的心中泛起了漣漪。
“別看現(xiàn)在不起眼,外表還破舊,當年可是‘風云人物’。”老哈朱俊峰口中的華僑飯店,儼然是一位相熟多年的老友。他介紹說,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哈爾濱的市中心,即省博物館區(qū)域,北方大廈(現(xiàn)在的新世界)被老百姓稱為一旅社、華僑飯店是二旅社,二者在哈爾濱賓館業(yè)的地位,相當于現(xiàn)在的萬達索芙特、華旗和香格里拉。
去年2月底,新華僑項目簽約后,朱俊峰特意去華僑飯店住了一晚,住進這座三星級賓館的標間只花了148元。房間內(nèi)的電視不是液晶的,旅客須知的日期是1995年4月1日,墻上的畫還是20年前時興的椰林風光,走廊的一面墻還刷著“危墻”字樣……破與舊,讓華僑飯店老態(tài)畢現(xiàn)。
和朱俊峰一樣,老哈陳先生也對華僑飯店留有美好記憶。陳先生說,聽說華僑飯店要拆了,很多人選擇入住式告別,當時訂個房間很不容易,去年4月的一天,他等了兩個多小時才等到一位退房的客人。
盛極一時 曾代表哈爾濱賓館業(yè)的最高水平
哈爾濱史料記載:華僑飯店始建于1956年,是哈爾濱早期的建筑地標之一。曾經(jīng)作為省委賓館專門接待華僑與外賓,曾經(jīng)代表著哈爾濱賓館業(yè)的最高水平,1991年被評為省內(nèi)首批三星級酒店之一。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哈爾濱的高檔飯店很少,那時哈爾濱人想住華僑飯店得開介紹信,那是身份的象征!“那服務老到位了,要瓶開水,40多秒就送來了……”朱俊峰說。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哈爾濱吃個廣式早茶可是件時髦事,華僑飯店就是哈市最早推出廣式早茶的。“當年很多人為了吃一屜蝦餃,一大早要坐第一班公交車從很遠的地方趕來。據(jù)華僑飯店營銷部部長盧明輝介紹,華僑飯店還是哈市第一家快餐店哈哈樂快餐廳最早扎根的地方。1999年,僅飯店一個接待部全年純利潤就達900萬元,那時真是紅透了。
保留“華僑”二字 新廣場建筑突出“巴洛克”特色
面對如今破舊窘態(tài),華僑飯店注定要為城市的發(fā)展作出改變。據(jù)悉,投入70億元的哈爾濱華僑廣場項目,在拆除北方劇場和華僑飯店后,將在紅軍街、西大直街、北京街、郵政街合圍區(qū)域建成大型城市綜合體,工期約3年,涵蓋超五星級豪華酒店、現(xiàn)代化演出劇場、精品百貨等,還將開辟綠地廣場和商業(yè)步行街等。
項目還將在地下3層設置南北快速通道,增大南北方向的通車能力,而建筑風格上將突出“巴洛克”特色。
老華僑將作別冰城,新華僑指日可待,“華僑”二字作為新項目的名稱被保留下來,也延續(xù)了冰城人的城市記憶,那或?qū)⑹橇硪环N鼎盛,另一份美好與輝煌。
(來源: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