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水色羽毛問題】
我的便利店是開在兩個小區之間的馬路上,平時人氣不是特別旺,便利店總面積是44,樓上44平時可以用來堆貨,我們小店日流水大概4000元左右,每個月是12W營業額,毛利15%,房租4500元(每月),請了兩個員工工資共3000元(每月),但現在的情況是斜對面開了一家大型連鎖的,一口氣吃了5間門面,面積大概是150-200平米,他的租金20萬一年,七八個員工,說實話,我一直不是很明白,這是明擺著虧損的事情,但是人家已經做了,我必須要做好應對措施,我該怎么去面對這種競爭?
☆【我來試答】
便利店有一個粗略測量指標,那就是便利店的每月平均日銷售額≥月租金。
你的月租金是4500,日均銷售是4000元,說明在經營上還是有壓力的。能持續經營下去,不知可有員工保險福利?對面開的所謂的大型連鎖,也不過200平方左右,也還是屬于便利店類型。對方的房租20萬一年,對方每天的銷售額達到16700元左右,經營就比較安全。這個營業額大概是你目前的四倍,可對方的營業面積是你營業面積的五倍,相同的競爭條件下,你會處于弱勢。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與一般戰略的關系
行業內的五種力量 | 一般戰略 | ||
成本領先戰略 | 產品差異化戰略 | 集中戰略 | |
潛在的進入者: 進入障礙 | 具備殺價能力,以防止潛在的進入者 | 培育顧客忠誠度以打擊潛在競爭者的信心 | 建立核心能力以阻止潛在競爭者的進入 |
消費者 買方侃價能力 | 具備像大買家出更低價格的能力 | 因為選擇范圍小而削弱了買家的談判能力 | 因為沒有選擇范圍,而使買家喪失談判能力 |
供貨商:供方侃價能力 | 更好的抑制大賣家的侃價能力 | 更好的將供方的漲價部分轉移到顧客 | 進貨量低,供方的侃價能力就高 |
替代產品: 替代產品的威脅 | 能夠利用低價抵御替代品 | 顧客習慣了一種產品或服務降低了替代品的威脅 | 特殊的產品和核心能力能夠降低替代品的威脅 |
行業內對手的競爭: 競爭者的實力 | 能更好的進行價格競爭 | 品牌忠誠度能使顧客不理睬競爭對手 | 競爭對手無法滿足集中差異化的顧客 |
波特的價值鏈分析,以經營活動為“基本活動”,卻把人員管理作為“輔助活動”來定位。以西方這樣的方法進行戰略管理,只見事不見人,以工作為主體而不是以人為本,沒有能動性,在戰略選擇上,也只能是三選一的方法,比較死板,充其量只是術的層面,而不是道的層面。
二、孫子的戰略一角
中國文化歷來講求“以人為本”,相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對競爭戰略的認識,講究事在人為,順天應人。就拿孫子兵法中的計篇來講,以人為本是很明顯的。
孫子的《始計第一》就能看出這種思想。
【部分原文】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孫武競爭戰略的五個不變的核心要素:五事定五勝
五事 | 含義 (原文) | 演繹 (用于競爭) | 說明 | 五勝 |
道 |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 | 是指管理者和員工目標相同,利益統一,可以步調一致,而不會懼怕競爭。 | 講求人的主觀意愿 | 上下同欲者勝 人和:人心齊,泰山移 |
天 |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 即天時,進入的時機、營業時間等 | 把握合適的時機 |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天時地利 |
地 |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 店鋪的立地條件 | 占據有利的地勢 | |
將 |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 主管的管理能力 | 有得力的主管 | 以虞待不虞者勝,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
法 |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 管理能力、規章制度的適應性 | 有可行的制度 | 識眾寡之用者勝 |
孫子的競爭戰略分析:七計
七計 | 推理:便利店 | 新開超市 | 說明 |
主孰有道? 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 | ●對所請兩位員工,你關心他們嗎? ●他們的待遇在當地有優勢嗎? ●你能與員工同甘共苦嗎? | ●是連鎖型的,還是新開的? ●待遇如何?規范嗎?有無社會保險
| ●如果員工的待遇低,又沒有保險,而新開的待遇高,有社會福利,員工可能會加盟到新開超市去 |
將孰有能? 哪一方的將領更有能力? | ●你自己管理日常經營,還是放手讓員工自我管理? ●他們的能力如何? | ●超市員工都是新手,還是從總部培訓后上崗的? | ●你的管理是否得心應手? |
天地孰得? 哪一方占有天時地利? | ●你自己先期進入,給你帶來了哪些優勢? ●你的店鋪位置比對方有沒有優勢 | ●新進入者,有哪些后發優勢?環境新、品種多,管理手段先進不,還是其它? ●位置的優劣情況? | ●發揮你了解顧客的優勢; ●發揮你的靈活性,錯開營業時間; |
法令孰行? 哪一方的法令更能嚴格執行? | ●你店里的管理制度可有章法? | ●對方是如何管理的 | ●總結自己的管理經驗,進行提升 |
兵眾孰強? 哪一方資源更充足,兵員裝備更精良? | ●你的員工能當將才用嗎? | ●對方的員工是什么水平? | ●加強學習,培訓你的員工 |
士卒孰練? 哪一方的士兵訓練更有戰斗力? | ●你的員工是負責店里所有事務,還是幾個節點? | ●對方的員工是臨時招聘來的,還是從其它店里抽調來的? | ●能否放手讓員工管理,獨當一面? |
賞罰孰明? 哪一方的賞罰更公正嚴明? | ●你的經營與激勵措施如何 | ●對方的管理措施是什么?是基本工資,還是有基本也有浮動獎勵? | ●對員工的努力,要給予回報 |
三、應對措施
向孫子借智慧
【原文】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說明:所以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
在問題中,新開超市必將是通過“攻城略地”的方式,來瓜分原有的消費市場。這個策略是下下策,你就應用上上策的 “謀略”來與之競爭。
【原文】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說明:所以用兵的原則是:我十倍于敵,就實施圍殲,五倍于敵就實施進攻,兩倍于敵就要分割敵軍,勢均力敵則設法抗擊,兵力少就逃離正面沖突,兵力弱于敵人就設法避開。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從實力上來說,你肯定是比不過新開超市的,你只有兩名員工,對方八名,只好“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不與之進行正面競爭,打價格戰,并且設法避開對方的競爭。
借智于我們的老祖宗,思路推理了這么多,具體你如何應對呢?提點淺陋的建議:
1、解剖麻雀,知已知彼。先是根據孫子的七計,分析對方,把對方當麻雀一樣,設計解剖,做到知已知彼,然后,結合自己的能力,酌情參考以下幾點:
2、得人心,關心你的顧客,進行感情營銷,
3、少則能逃之,打游擊戰。
4、不若則能避之,做深你的專長。
5、不走西方的打死靶的分析型戰略路徑,而是向我們的老祖宗借智慧,向先進學習,發揮人的能動作用,打飛靶。
針對打游擊戰,要結合你對周邊顧客的熟悉情況,與小區居民的感情,開展諸如送貨上門、一定距離范圍內配送上門、電話送貨,為周邊居民幫困解憂,寄放小區居民的快遞包裹之類的,以服務為主線,發揮好你自主經營的靈活性,克服你的營業面積小的不足。
或者,針對對方沒有的經營品種,如生鮮,可通過錯開營業時間,提前銷售,保持新鮮度。
做深你的專長,不求全而求精。結合你經年的經營積累,你知道你的主營商品是什么,哪個季節哪種產品好賣,你就加大這方面的產品線深度,把這一品項做精做細。
打飛靶。適應季節、適應周邊顧客的需要,如學校活動、小區節慶、婚禮、搬家等大事,及時調整你的經營商品,適應周邊顧客的需求,擔當小區的后勤保障部的角色。
當然,易經、鬼谷子,還有其它兵書,包括諸子百家的著作當中,在競爭方面都有很高明的觀點,自己還是門外漢,不了解當中的精要,貽笑大方了。
價格戰萬萬打不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其實小便利店的缺點很明顯,也是目前國內便利店主要存在的問題。
1、同質經營
2、無物流配送導致商品價格偏高,毛利過低。
3、商品單一
4、服務延伸不全面
以上幾點以敝人的觀點來看,解決方法有這么幾點。
1、做好數據統計,電腦有木有?收銀箱有木有?掃碼槍有木有?都有的話很簡單啦,做一下統計,一目了然。根據統計數據做出營銷策略。做到別人有的我有,別人沒有的我有。蔬菜不能賣?小型的生活用品不能賣?上某寶看看熱銷商品能搞幾件回來賣賣不行么?
2、3:這兩點是非常蛋疼的,要么加盟連鎖,要么找第三方物流,其次多留心查看商品市價,應為經銷商報的價格差異很大~
4、服務么。看清楚自己開的是啥店,便利店的便利性請做出來,既然有需求就有生意~增值服務開起來~打打感情牌~服務圍繞便民,自然人氣就高了~人氣帶來的收益大家可以想象~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