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四方樂購超市最后清倉 市民雜貨攤“淘寶” 
樂購超市內消費者搶購
超市內散落的物品
6月初,位于人民路上的四方樂都匯商場內樂購超市開始清倉,6月底英國零售商巨頭TESCO(樂購)將退出島城的消息引起外界一片嘩然。月底將至,樂購超市內的商品處理情況如何,消費者是否能夠享受到最后的實惠?6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和四方利群隔路相望的四方樂都匯商場探尋情況。
超市關閉 商場整合后或將照常營業
28日下午3點左右,記者發現雖然不是周末,且距離樂購關門的消息傳出已經近一個月了,但是樂都匯商場門前仍有不少顧客進進出出。在樂都匯商場一樓門口處,有兩個提示牌分外顯眼。一個寫著會員積分清零倒計時,會員積分兌換時間為6月6日至7月3日18點。另一個溫馨提示表明:從6月23日開始,營業時間調整為9點至18點,班車取消原來的第一班。
“樂都匯商場不關門,只是商場2樓和3樓的樂購超市7月3日18點會正式停業,其他的樓層會再招商營業吧,商場肯定不會空著。”樂都匯商場一名保安告訴記者。
記者在樂都匯商場轉了一圈,一樓的麥當勞還在正常營業,商場二樓整個樓層上僅有一家銀飾和一家服飾攤位,其余地方空空蕩蕩。三樓和四樓的電梯是封閉的,要上四樓和五樓只能乘廂式電梯。
銀飾攤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攤位還沒有到期,會堅持到7月3日再撤柜。現在在打折銷售,樂購關門了,樂都匯不會關門,要是租金合適,商場能夠招起商來,我們可能會繼續在這邊租個攤位干著,畢竟周圍的百姓對這個地方已經熟悉了,我們也有一些老客戶了,比換個新地方重新積攢客戶強。”
雜貨攤里“淘寶” 清倉仍要擦亮眼睛
“沒標價錢的商品來這邊打價碼”,記者看見兩名工作人員在樂購超市里面拿著讀價碼的機器向顧客示意。在超市內,所有的商品都被堆在貨攤上,一次性紙杯堆滿了很多貨攤。玩具、女裝、拖鞋以及一些廚房清潔用品都混亂的堆在購物車和貨車上,一片狼藉。
一個藍色磨砂水杯標價3元,一個長十公分左右的樂扣杯子是6.9元,長約20公分的絨毛蛇玩具標價22.5元。通過與其他超市對比,記者發現商品破損、磨舊的折扣力度比較大,折扣大概在八五折左右。但是有些包裝完好的商品,價格也不便宜。打算來撿便宜貨的宋阿姨告訴記者,“本來挑選了一副清潔用的橡膠手套,一打碼24塊多,也不比其他超市便宜多少,而且手套大小碼還不全,不如去別的超市挑選。”
“這些帽子質量挺好的,這還有標牌證明不是二手貨,雖然臟了點,回家洗洗就好了。洗洗打八五折挺合適的,我反正不介意。”選了4個毛線帽子的張女士告訴記者。
記者發現超市內掉在地上的紙杯、塑料餐具被來往挑選商品的顧客踩碎了很多,小推車胡亂的擺放著,貨架鐵板也散落在地上,與之前超市干凈整齊的局面想成鮮明對比。
外資商場水土不服 本土零售商羽翼漸豐
據悉,樂購公司成立于1932年,是英國最大的零售公司,也是世界三大零售商之一。2009年,樂購進軍青島,選址人民路利群對面。開業之初,樂購超市曾經發起了近年來青島最熱鬧的價格戰,想通過低價從利群手中搶奪客源,幾百種商品價格一降再降,多次拼出全城最低價,比農貿市場還便宜。引得市北、李滄區的居民都來人民路購物。
但火爆的場景僅僅持續了幾個月,樂購方面就偃旗息鼓了。據青島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專家分析,利群作為青島本地發展起來的商場,對青島市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能有非常了解,也有實力持續投入。但是樂購是一家外資商場,雖然資金雄厚,但是對青島當地的情況了解還欠缺,當不斷的投入卻沒有收效時,英國方面肯定就不會無限制的提供資金支持,也會對管理團隊產生信任危機。種種原因造成了今天樂購在島城的失利。
近幾年,沃爾瑪放緩了在中國的開店速度、樂天瑪特在青島城陽關店,外國零售巨頭紛紛在華折戟。有關專家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國內零售商已經積攢了實力,不論是資金支持還是管理團隊都相對比較成熟,而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本土特色,在本地的零售業占有穩固的地位,對外國零售商形成有力競爭。
(大眾網 記者 范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