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的一些地鐵站里人滿為患,因地鐵站里涼快,很多人就在這里納涼,堵塞了通道,甚至應急通道也被堵得嚴嚴實實,無奈之下,地鐵方只得關閉空調,在此納涼的人才離開。(7月30日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
持續的高溫,人們找地方涼快一下是件極其正常的思維,要說夏日涼快的公共場所當屬一些諸如商場、地鐵站、銀行等對外服務的地方,而且,這些地方不分你做什么,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權利在此停留,不能因人家不買東西,不乘坐地鐵,不辦存取款業務就將其驅離。要說民眾在這里納涼也無可厚非,偌大的營業廳、候車廳也不在乎多那么幾個人,而且本來是幾個人使用的空調設備,服務了更多的人,是一種無形的節約形式,如果這里成了人滿為患,就需考慮安全,考慮這里的承載能力,進行必要的限制是合情合理的。
高溫,不僅烤著大地,烤著一個區域,烤著人們的身心,更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是否在這高溫季節,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納涼場所?之所以,人們擁擠在地鐵站里,是因沒有太多的地方可選擇,又不能整天待在家里,都不能各個都泡在游泳池里,擁擠在河流里。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我們的商場、地鐵站、銀行等一些對外服務的場所,大度地接受群眾來此納涼,我們的管理部門是否在夏日來臨之時,考慮到給民眾提供更多的納涼場地,包括人防工程,閑置也是浪費,可以招募一些愿意為民眾服務的志愿者,對這些對民眾開發的納涼場所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務,我們的電影院,在此時降低票價吸引更多的人進入電影院,看電影的同時,享受了涼爽,要不,能坐幾百人的放映大廳,卻寥寥幾人,電沒少用,空調沒少開,實屬浪費。媒體做好民眾的向導,讓民眾了解納涼的好去處,以緩解擁擠程度,人流得以分散,公共設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不僅解決了民眾納涼問題,也彰顯了來自社會各方的關懷,詮釋著服務于民的執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