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1世紀到來以后,網絡營銷作為主流營銷方式是我們這個新的世紀最突出的特點,這是一個時代的變化。那么上個世紀的人是怎么做生意的?上個世紀的市場是業務員跑出來的:背上樣品,帶上資料,揣上名片以及一臉恭謙的微笑,一個個店鋪,一家家企業,一次次演示,登門拜訪,電話聯系……,這是最基本的做業務的特征。但是現在我們是在室內,很暖和,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就可以和千里之外的用戶談生意、做業務。隨著80后,90后消費一代的逐漸成熟,這個世界就應該屬于網絡營銷了,再過5年-10年,80后奔四十歲,90后也30歲上下,作為消費能力最強的這兩代人,那么他們最熟悉的是什么呢?就是網絡。他們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尤其是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們,他們就是網絡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現在即便是到了農村,可能網絡化已經比較普遍了,很多農村已經通了網絡了。所以網絡在我們當今的時代中無處不在,網絡營銷已經成為大眾化的、經常性的群體實踐。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上世紀末的時候,主流媒體是什么呢?是電視、報紙、無線電,包括雜志啊這些等等的,它作為一種大眾傳媒,主宰著人民對信息的獲取,老一輩們都喜歡看新聞聯播,或許到這個點就去看新聞聯播,因為他要獲取即時的信息,他要了解更多的事情,絕大多數消費者的注意力被少數幾個強有力的大眾傳媒吸引到一起,由商家來傳播單向的信息——就是說我說你聽,單項的推送信息。那時候很多網絡的門戶網站,聚合了大量信息,你上去就看就行了,最多就是上BBS去留個言,貼點東西,其他的沒有你多少話語權。即便如此,也是讓很多人眼界洞開、目不暇接。所以那個時候除了娛樂原因外,人們上網更多的是查閱信息與閱讀休閑。但是隨著網絡新媒體的產生,消費者對同質化產品逐漸產生厭惡,同質化產品就是說這些零零碎碎的產品很多,但是這些產品之間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就像現在各種各樣電腦的本質是差不多,這就是產品的同質化。尤其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對于這類同質化的產品就會非常的不舒服。隨著這種個性化體驗的逐漸積聚,逐漸形成了對于傳統營銷的沖擊和挑戰。以前做產品是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買我的產品,就是大眾化的消費,但是現在的商家不得不做出選擇,你是選擇一部分消費者把你的產品做到極致,還是在形形色色的消費者中疲于奔命,這兩者中間經常出現種種困惑。首先第一,賣給所有消費者是幾乎做不到的。2004年年底的時候,向總和賈總第一次向我咨詢的時候,就信心滿滿地說(恰瑪古產品)男女老少都可以用,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我說你這樣不行,我們必須得聚到一個點上,你的產品最希望賣給誰?向總說人人都可以用啊,我為什么不賣給大家呢?我說不行,你的產品要想在市場上打出一個非常強非常強的亮點,這個點就必須很集中而單純。比如你的產品中,什么病三天之內就會有明顯療效。向總講拉肚子,腹瀉,那就先抓這個,但是向總說這個不是主要的,還有很多,但是我們必須的集中于一個點,先找一個很窄的消費群體,然后拉動起來,如果你把這個面放的很開的話到時候誰都抓不住。比方說我們經常在大街上走,街上全是飯館,門上貼的舒適享受,菜單上1……7寫了一大堆,需要寫這么多嗎?不需要,有的就更聰明了,門口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特價菜”——水煮魚,沒了,一下大家就可以把這個特價菜就看到了,這個時候人們才能走進去,要想把消費者拉過來就得選擇一部分的消費者,而放棄很多,那么我選擇這塊我的目標消費群體就不會來回漂移,因此我們的營銷就從原來細分到定位,到定性,然后到定向,其目的性,目標性就更強了。
與傳統營銷相比,網絡營銷有以下特點:1、交易成本低。主要體現在無店鋪,不用掏店租費、水電費、暖氣費等,不需要大量存貨占壓資金,也不需要門店營業人員,成本優勢極為明顯。2、交易效率高:哪怕是天邊海角的業務均可通過網上接洽,很快的達成交易。3、交易的覆蓋廣。4、交易的協調性,在辦理業務過程中,網絡的信息溝通很快,協調起來非常便利,擱到以前的時代,需要補貨、調貨或換貨,最快的方式是發傳真,現在這種協調真是在彈指之間。5、交易透明度高。現在交易里面已經透明度很高了,商家能掙多少錢,大家都很清楚,除了極個別壟斷性的產品,除了極個別大家不熟悉的產品。
這就是網絡營銷的一系列優勢,這個優勢大大縮小了生產流通、溝通消費之間的距離,為制造者,生產者,消費者和銷售者提供了各自需求的機會。不僅如此,網絡營銷的快速發展并形成一個非常龐大的銷售規模,所用的時間卻很短。舉例:2004年京東商城成立,這是國內最大的B2C類的3G產品(包括電子產品和圖書產品)經銷商。京東商城2004年創立,創立的時候還摸著走的,2007年開始融資,完成了第一輪融資以后當年的銷售額就到3.6個億,2010年銷售額達到102億,從創立到突破銷售100億,京東商城僅僅用了6年,而傳統渠道的國美,從創立到突破100億用了15年。作者:袁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