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中央科教頻道大火的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讓一個善于講故事的人成為受到社會人喜歡和尊重的學術明星。想當年的這個三國故事是由羅貫中撰寫的,他怎么也想不道這個故事讓會講故事的易中天講出來,連易中天自身都變成了品牌。
易中天通過講故事成就的品牌包括他自己與百家講壇。這說明故事之于品牌,確實有先天的親緣關系。做品牌的人,離不開講品牌,因為有故事,就證明它有了歷史,有了歷史就會有文化內涵,而有了文化內涵,才有被人們認可的機會。這就是品牌故事得以存在的邏輯。品牌故事自品牌誕生之日起,就有了生長的土壤,因為品牌的成長史本身就是一個故事。
一,品牌故事常被經典品牌奉為利器。
在這個言必稱品牌的商業世界和買必選品牌的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品牌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也區分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品質。在分析社會品牌的優勝劣汰時,總能發現一些能百年長青,屹立不倒的經典品牌。其背后都有一些廣為流傳的能讓消費者樂意為之“從一而終”的故事,比如“海爾”就有一個讓人津津樂道的張瑞敏掄錘砸冰箱故事,而海爾在今天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品牌。
成功的企業之所有需要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牌故事。是因為在品牌發展的不同時期,品牌需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為消費者傳播它的歷史背景、發展軌跡、成功要素,甚至是要向消費者傳遞理念等。如果一個品牌沒有自己的品牌故事,將失去與消費者溝通的機會,它就不能把自己需要表達的要素,串聯成讓人樂意接受的故事。
二,品牌故事是引發消費者共鳴的橋梁。
在二十一世紀,雖然經濟取得了迅速發展,但人際關系卻因為人與人的競爭加大,生活成本增長而變得日益淡薄。社會上有許多人表現出情感饑渴癥。因此,品牌故事能在品牌營銷與服務中關注到與消費者進行情感溝通。并最大限度的引發他們的共鳴,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品牌自身的親和力。
品牌故事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原因有三,首先,好事故都是能讓大家容量記住的,其次,好的品牌故事也是喜歡從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情感”切入的,它能賦予品牌在包裝、設計、廣告等方面的精神內涵與靈性。最后,好的品牌故事,是品牌經歷過若干年的積淀之后,在成長道路上發生的動人心勝的故事。
三,品牌故事通過渠道傳播能豐富文化。
一個成功的好品牌就是由許多感人的故事構成的,但有了好故事,在這個信息量極度豐富的時代,它的傳播方式也多種多樣。
前不久,央視播放的電視劇《大宅門》讓上億的觀眾對百年前的老字號同仁堂記憶深刻。雖然在拍這個電視劇時,同仁堂并未提供贊助費用。但這個具有300多年的同仁堂品牌,它所積累的品牌傳奇故事卻是非常適合通過這種影視手段傳播的。王老吉也是一樣,這種涼茶品牌為了深入挖掘品牌的深厚文化底蘊,不得不講出當年的王老吉賣涼茶的故事。一部31集的電視劇《嶺南藥俠》讓王老吉家喻戶曉。
同時,也有品牌通過書籍來讓讀者介紹品牌故事,比如《聯想風云》的出版、海爾的管理書籍等。總之,品牌的故事越長,越精彩,就越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但這也需要采用更多、更靈活的方式來傳播自己。從品牌故事的營銷角度來講,品牌故事越傳奇,越能吸引人們,而這種文化營銷的方式,應該少做廣告,以免淡化品牌故事的情感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