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品牌經濟網的統計數據表明,08年,國內白酒行業并購交易規模僅為2.4億元,而去年以來已達到67.4億元,增加了26倍。眾多行業外來資本開始進入白酒業試水,而業內人士卻持審慎態度。這也促使中國白酒行業加速進入品牌整合時代和資本時代,該行業也已成為資本角逐的主力戰場之一。對許多垂涎白酒行業暴利中國品牌而言,可能高利潤就意味著高風險。
事實上,中國的白酒行業產能、銷售出現雙雙下滑趨勢。2012年的第二、第三季度,行業形勢出現轉折,庫存、渠道及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逐漸下降。白酒行業的快錢并不好掙。一邊是投資熱潮不減,一邊是消費市場已現疲軟,凸顯了企業的盲動,中國企業的多元化之路仍值得思考。
國家品牌經濟網的世貿大叔表示,當前有些企業的目標就是哪賺錢去哪,房地產賺錢搞房地產,金融產業賺錢搞金融產業,文化產業賺錢就搞文化產業,甚至為了政府提倡的一些行業,這個政府可以批地,那個政府可以批錢,趕緊做這些。這就使得偌大一個中國產生不了大企業,因為全是跟著干,而且干一個行業死一個行業。
世貿大叔進一步分析,中國品牌之所以進入不了世界級,就是因為中國的企業缺乏自我定位。中國有很多企業小而全,大而全,每一個行業都有很多企業,而每一個企業又涉足很多行業,這樣的企業模式是很難成為世界上有競爭力的企業。而美國的很多企業,定位非常準確,它們能在一個行業里做到極致。比如英特爾,就做CPU,做到每一臺電腦里都是他的CPU,微軟的使命就是讓世界每一臺電腦都用上windows系統。麥當勞、可口可樂等企業也只做自己擅長的領域。而喬布斯和他的蘋果公司定位也很清楚,就是通過蘋果改變世界,把電腦變為消費品。Iphone全球的銷售量只占1%,但是它的利潤規模占全球手機市場的20%,這就是一個有清晰定位的品牌對于企業如何實現更好的增長帶來的益處。
一個企業最好是先從心智中發現可能找到的不同定位,通過自下而上或者由外而內的方式來設計企業,否則社會的資源就會被浪費。而定位可以為企業進行品牌營銷的全方位調整,可以通過提升效率實現企業效益巨大的提升,從而使企業從優勢出擊,占據良好的市場定位。
現在,國內的白酒行業已進入品牌整合時代。如果中國品牌還不能很好給自己的企業定位,不能集中優勢資源進行一點的突破,其他資本看到行業暴利蜂涌而來,看到風險又作鳥獸散,這個行業將不會有前途,更不會出現偉大的企業及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