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發現超市賣場中部分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會先用手機對著商品條形碼進行掃描,隨后手機會顯示該商品在1號店、亞馬遜等不同電商網站上的售價,不少商品在電商網站的售價都比超市賣場便宜10%以上,上海印刷公司有的產品甚至打對折,這令消費者們紛紛放下手中的“實體”商品,直接通過微信上的“虛擬”超市平臺進行購買。
這一現象緣于熱門話題微信5.0上線所帶來的顛覆性變革,其中“掃一掃”掃碼查價功能受到眾多用戶的追捧,據悉,“網上超市”1號店就正在與微信平臺積極拓展相關的戰略合作。
業內人士透露,1號店和微信在年初就已“密謀”打通接口的合作, 1號店將整個網站最熱銷的商品的條碼數據庫與微信后臺數據庫對接,用戶微信掃描條碼顯示相關商品售價,點擊跳轉到1號店的購物界面和流程,操作起來很方便。“目前,我們向微信提供了銷量最好的數十萬的條形碼信息,覆蓋了基本上1號店的所有品類的熱銷商品。”1號店無線事業部總監張可帥介紹。“未來,1號店還將與微信更進一步合作。除了完善全品類商品信息和條碼庫,還會考慮接入微信支付,對接手機購物APP掌上1號店,并在1號店微信公眾賬號內部實現CRM、銷售、用戶互動等多種功能。”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電子商務類應用在手機端應用發展迅速,其中手機在線支付使用率的漲幅最大,相比2012年底增長了3.9個百分點,手機在線支付網民規模增長了43.0個百分點。人們追求隨時隨地享受購物體驗的需求愈發強烈,需求推動變革,移動購物已然成為未來大趨勢。在這個時候,誰能盡早以開放心態順應潮流、盡早打通技術平臺,誰將在未來移動互聯時代搶占先機。
筆者特意前往超市隨手拿起一包300克裝的越南進口Tipo牛奶味面包干,用手機微信對著條碼一掃,手機上立刻顯示出它在1號店、易迅和京東商城等三家網店的價格,分別為14.5元、14.8元和16.9元,1號店比該超市售價便宜1元左右。用戶通過點擊掃描出的搜索結果,就可以跳轉到1號店頁面,根據提示,填寫收貨地址、進行網上支付等,輕松完成購物。如果未來1號店再接入微信支付功能,用戶的購物體驗還會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可見,微信4億用戶的購物習慣,足以助力電商服務升級,傳統超市的顧客將因此加速流失。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說移動購物時代全面來臨還為時尚早。受國內政策環境的影響,移動支付將只能局限于小額范圍之內。以快消和百貨類商品見長的“網上超市”1號店,幾百元的平均客單價正好在安全范圍內,憑借“掃一掃”的掃碼差價和移動支付這雙有力臂膀,網上超市取代傳統超市的未來將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