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還是看便利店的總體情況:
一是看類型,一般社區店購物顧客相對固定些,積分要好于流動性強的臨街型.
二是看年齡結構,如果婦女和老人多,積分確有一些效果.
三是看店面大小和商品種類,如果面積小商品少意義不大
四是看競爭情況,如果附近競爭激烈也可以拿出來當做一種手段.
至于賒賬嘛,我覺得打死也不能賒啊.
第一,你賒一次就可能有下次,賒了這個人就可能賒下個人,只要有一次不還錢,你以前賣的商品也就白賣了.
第二,其實絕大數人都不會賒賬,極少有賣東西不帶錢的,就算是真忘帶錢了,他可以還有兩種選擇,1東西放著回去取錢2東西不買了,他這兩條都不選就想著賒賬,你說這是什么人?
當然也不能太絕對,如果極熟的老顧客,可以說賬肯定賒不了,我先借給你,你到時還我,然后寫個字據就行,1是表明從客人對超市變成客人對個人,這樣一般不好意思不還,2是借錢寫個字條很正常,有了字據,他也會重視.
我說一個我的故事,當時開店時生意很不好,每一個顧客對我感覺都很重要.有一中年男人,總上我這買煙買酒.一次賒賬之后就開始不停的賒賬,每次都是20多元,一次這男的喝多了,打電話到收銀臺讓送貨10瓶啤酒.收銀員告訴我說這人還罵罵裂裂的.我當時舍不得這個顧客,再說還欠我錢,我就去送貨了.
送完貨回到店(當然他還是欠著賬),就見收銀員小女孩哭了,說那男的又打電話還罵了她.就在這時那男的又打電話了,張口大口罵媽啊.收銀員給她老公發短信(她老公是空軍的),她老公當時急了,要回來,后來讓收銀員給勸住了.
收銀員后來和我說"經理,你看都這樣了,我也不想干了,我就走了",當時我真是沒臉面對人家,給人結了賬,她就離職了.
后來我特別特別后悔,自己人受欺負沒馬上挺身而出,就為一個人渣顧客,讓員工白白受欺服.
結局呢?那人渣顧客再也沒出現,欠的錢也不還了,我記得很清,欠我24元整.我也懶得去要,怕臟了我的手和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