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2013-2017年中國超市行業商業模式發展分析報告(百度可以查看),鄉鎮連鎖經營超市建議報告。
一、市場分析與現狀
鄉鎮連鎖經營超市在大多數地區可以說還是一片盲區。大型企業不愿進,因為營業額少等原因。因而鄉鎮超市多為當地人經營,大多采用“家族式”管理。店長,采購甚至收銀都是“自己人”缺乏有效的管理體制,沒有標準、規范流程,設有獎罰措施。沒有信任,所以不能夠大膽去做,能力發揮不出來,開第二家店時,就有些吃力、第三家店就有些失控。中國很多“家族式”企業只能做小,不能做大。不是缺錢,而是缺少做大的“能力”,缺少可復制性。
連鎖經營的優點是易于調度資金,開發和利用整體資源,減少人力資源成本和提高水平,減少進貨物流成本等。其特點,即為六個統一;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營銷策略、統一價格、統一核算。
鄉鎮連鎖經營相對與都市連鎖經營的特點,差異有:1、土地租金大大降低,就金橋與祁東縣相比,其租金就相差幾倍,更別提二、三線城市。2、管理,裝修,設備,資金門檻要求都大大降低。3、市場競爭力較少,項目選址較易,因為小城鎮很少有連鎖經營。大型超市選址需要很大營業面積。
發達國家連鎖經營占零售業高達50-60%的占有率,而中國目前尚在3%左右,所以連鎖經營有相當大的市場延伸空間。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加快,第三產業(包括商業、房地產)的發展將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第三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大約1/3,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45%.加之,近年來國家大力號召擴大內需,05年中國居民消費率為38.2%,美國為60%,消費率與之對應的是投資率。美國一般為借錢消費,中國人是存錢慢慢消費。國民生產總值每年的高速發展,這些都將促進零售業消費。無論是縣城與鄉鎮的城鎮化建設消費加快,這幾年都是有目共睹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鄉城居民有很大流動性,譬如金橋鎮的居民可能會遷居,到縣城或衡陽或外省定居,這樣人口會有略減趨勢,但本身鄉鎮就出現了“空巢”現象,年輕力壯都去外地務工了。但也許隨著市場經濟改變,在外的農民工也可能會大批返回家鄉。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也是正值的。這幾種情況的相互抵消,個人認為消費能力還是在大大增長的。
舉一列:我學校門口的常勝居民小區,我有同學在超市打工而得知的,超市營業面積1500㎡,日銷售額少則4、5萬,多則有7、8萬,最高一天賣了37萬。消費群體70%為學生,學生大概有一萬多人,剩余主要為周邊農村居民。其它還有一家超市1000㎡,生意也不錯。另一超市200㎡,估計要面臨破產危機。此超市租金很低,二樓750㎡,如果租房也就4萬元,且還要裝修加家具,電器齊全,一樓租金也不會很高。裝修不怎么高檔,年營業額少則2000萬,投資回報率是相當高的。老板娘天天嘮叨,學校會不會倒閉,可能是錢賺得太多了。這運氣于機遇是相當好的。不過,我為她所擔憂的倒不是學校會不會倒閉,而是周邊會不會建大型高檔購物廣場。不過,以目前看,還沒有。
一、戰略方向及經營策略。
超市規模500-1500㎡,根據市場大小而定。市場括展范圍:兩祁地區及周邊縣市,以鄉鎮為主打,縣城為輔助。以經濟較發達,人口規模較大,城鎮化較高鄉鎮市場為首選。同時考慮當地市場份額及是否好選址,當地民風是否存在地痞地霸等因素。譬如歸陽鎮,無論經濟人口規模都較高,尤其是正在大力招商引資,可先下手為強。
第一家門店可以為示范試驗店,在摸索中穩步前行,連鎖經營面臨的主要問題可能就是管理。
連鎖經營作為一種先進的商業組織形式,其先進性體現在它是一整套商業運作的集成。這一技術集成至少應包括五項核心技術:計算機管理技術,中央采購技術,物流配送技術,營銷創新技術,人力資源管理技術。這就需要聘請人才,包括投資人自身需要了解整個流程一些主要管理性問題。所以需要學習,而怎么樣學習呢?我覺得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1、在經營實踐中學,第一、二家店都是學習的好機會,因為此時要求管理水平還不是很高,時間想必也不短。2、通過書本,上網交流學習。3、通過與有關經驗人員學習,甚至可以請求咨詢公司。4、通過培訓班學習。
當學習一定管理經驗,積累一定資本,并擁有一定銷售采購等關系網,同時具備一定人才儲備,即可括展第三、四家門店。當需要括展更多的店則需要更高要求。
這些店都是連鎖直營店,意味著二店盈利,一家店未盈利,仍然會有錢賺,而且可以迅捷回攏,收緊資金,改變策略,靜觀其變。如果是一家大型超市虧損,可能慘不忍睹。
二、總結、心得。
有關資料顯示,美國物流成本僅占整個運營成本的9%左右,而中國物流成本則占20%。從庫存情況來看,中國企業產品德周轉周期為35-45天,而國外一些企業的產品庫存時間不超過10天。這說明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可說明連鎖經營的資源整合有助于降低成本。
看了相關書籍,起初以為連鎖企業配送神秘復雜,粗略看了之后,稍有了解,內容操作沒有想象中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