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上的紅藍黃 (1)
---與“光棍舞”說拜拜
今年的中秋節,讓吳老板過得格外糾結,格外心神不定。節后第二天,他就急不可耐,攥著銷售表,帶著他的核心決策層,驅車100多公里,奔向了一年一聚的度假山莊。今年的度假,與其說是答謝諸位辛勞,不如說是“臭皮匠”聚會,尋找新的生長空間。
我被強拉硬拽,嫣然像個獨立董事,也一同見證了,企業生長被限制時,連鎖超市老板,以及高管團隊的思進和思變苦旅。他或許是窺視眾多中小超市,如何面對成長的一個窗口。
吳老板的企業,經過近十年拼博,在當地超市領域,已是個十足的地頭蛇。大賣場、區域中心店、社區店、便利店,種植基地等,各種業態成龍配套,名震一方。
可近兩年來,店鋪開發緩慢,銷售增量乏力。成長瓶頸的困擾,時常讓他頭疼,成了一塊揮之不去的心病。尤其是今年中秋節,賣卡和銷售,更是兩頭添堵。
生長空間被限制,吳老板不干,他的團隊也不干。
作為區域龍頭企業,他們知道,目前如果再把腿,伸向周邊地市,恐怕自己不占優勢。各地的市場,大多已走完了初級壟斷階段。對于一個新進入者來說,沒有強于對手的幾倍實力,最終被迫趕回老家的命運,就不可改變。
許昌胖東來,最近準備從周邊市場打道回府的訊息,也印證了他們的判斷,戳破了他們“打到外線去”的擴張夢想。
區域性企業繼續長大,究竟路在何方?“地頭蛇”怎樣,才能蛻變成“區域王”?“光棍舞”如何華麗轉身為“集體舞”?
也許有人說,這是個一元,還是多元發展的老命題。
沒錯。老命題,在新形勢下,卻賦予了新角度、新選擇和新使命。
臭皮匠頭腦風暴會,圍繞走出“單打一”,跨入大商業,展開了紅藍兩軍的激烈辯論。
紅方:在我們這個市域內,超市行業已由過去的高成長性,轉變為緩慢生長期。往周邊市場擴張,又覺得力不從心。因此,就必須研究新領域,選擇新行當,尋找新的增長點。
藍方:我們企業的實力還不算強,還有競爭對手在后面拼命追趕。如果同時踏進兩條河流,多條戰線作戰,有可能掉進多元發展這個美麗的陷阱。一旦掉進去,損失就不是個小數。還是集中精力,做好老本行為好。
獨立方:身邊的例子,告訴我們,多元發展,有成功了的,也有打了敗仗的。
它是個多解的命題,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
問題是要把,多元發展這個課題,放在我們特定的市場、特定的主體上來看,才有意義,才有價值。
我們的市場,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受行政區劃制約,不可能長得足夠大。簡單說,我們的主戰場,是個區域性市場。碗里的飯有多少,必然會受到鍋的大小的限制。
作為還想快速發展的企業主體,能不能邁開另一條腿,走向新的道路,主要應考慮以下三個因素。
第一個,你在自己的區域內,是否坐上了行業頭把交椅,或者至少是第二把;
第二個,即便已登皇位,還要看你的地位是否穩固了,是否有寶座被別人很快搶走的危險與可能;
第三個,你所在的區域是否還有應開而未開的網點,有應接洽而未接洽的商用建筑物?
如果既有寶座被搶的可能,或者還有需要待加密和待楔入的網點拓展時,我覺得,你最好還是把全部財力和精力都集中在原有行業上,立足于做強做大。只要精耕于一個行業,也保你最近幾年不會閑下來,一直有事干。
雖然偏居一偶,當個山大王也不錯哦。
否則,東山望著西山高,結果東山失守,西山也沒拿下。弄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丟了夫人還折了兵。
倘或自己老大的地位,沒人或至少是暫時沒人能撼動,或者自家地盤內,按照規劃。眼下還沒有可供再開店的合適位置,而你還有充裕的資金和精力,就應當大膽比選另外的商機。
經過反復對標,大家的思想認識,基本統一到了一個層面上。
吳老板及時做了小結性發言:再跳“光棍舞”,雖然日子也能過下去,但企業可能會喪失跨上新臺階的機遇。在這個重要問題上,我們不能再徘徊,再猶豫了。要下決心,邁開雙腿,實現二次創業。
至于首選什么方向,優化什么項目,明天咱們再來爭,再來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