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按經營策略上劃分把它們分成三個組:
第一組是指規模在400家以上,有垂直整合的物流配送系統,且門店分布區域廣;
第二組是指包含門店規模在400家下,無垂直整合的物流配送系統,區域性連鎖便利店;
第三組是指規模在400家下,區域型的連鎖便利店,但他們有整合的物流配送系統。
現對這三組便利店的經營管理策略分析如下。
【第一組的經營策略】
由于第一組的規模已經很大,所以怎么樣維持經營效率是這一組便利店公司的主要管理課題,管理者都致力于管理上的改良、配送系統的整合、強調綜合績效以改善經營效率。此外,在市場容納能力有限及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各便利店連鎖公司無不盡力強占市場占有率,增高企業的社會形象,所以都盡力強化企業形象,加快擴店速度。第一組中的便利店連鎖公司主要從下列一些地方加強管理。
◆ 對物流配送、銷售、訂貨的管理 :
導入EOS電子訂貨系統、POS 銷售時點信息系統,EOS有利于提升訂貨的效率,簡化訂貨的作業流程,使門店的人員于訂貨上不需要特別的訓練;POS能夠使總部得到門店的銷售信息回饋,分析商品的生命周期、單品銷售狀況及顧客來店時段、單價、層次等因素,引進適當的商品,調整商品結構,并能夠將消費者需求信息給予供應商強化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對便利店賣場小、商品周轉率高的經營特色,門店自動化有助于便利店公司整合銷售點、商品供應商、總公司間信息的連結及協調各個不同的活動,還有助于存貨的掌握、訂貨的準確度、配送的效率及商品組合信息的取得。
◆ 整合物流配送系統與規模經濟 :
連鎖便利店經營的成功與否是有無強大、有效的物流系統,其中以配送系統為最首要。便利店因為賣場不大、商品種類多,因此庫存一定壓縮到最小的限度,以節省空間。而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在商品供應商便利店一定控制時效、多樣、便利等特點,所以怎么樣善用物流配送系統,是連鎖便利店經營致勝的關鍵。有鑒于此,許多連鎖便利店經營者,投資成立自己的物流中心以及與知名物流企業合作,來控制掌握強大、有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統,充分發揮武力配送這項價值活動,為便利店帶來競爭優勢。
由于第一組中的公司的門店數目都達到啦一定的規模,因此都有能力把物流配送系統獨立出來,通過垂直整合物流配送,便利店能夠更加有效地控制配送的效率和價格,進而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 快速、密集的開店
第一組中的公司都采用快速、密集的開店的策略,因為多點的經營能夠提升便利店在采購地方的規模經濟,增強談判力,并因為有較多的門店,能夠增強消費者對公司的印象,增高企業的指名度,并能夠借此規模分攤在渠道、廣告、信息系統等各地方的成本。
◆ 加強企業形象 :
第一組中的連鎖便利店公司,為啦維護企業形象,紛紛利用廣告宣傳、CIS、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以強化企業形象,增高知明度,吸引消費者來店消費,同時借助形象的提升,增強市場競爭力,以此為策略的基本方向,讓消費者對便利店產生認同感,增高消費者的滿意水平。例7-11利用廣告優勢,讓消費者產生“‘7-11’是你方便的好鄰居”、“有7-11真好”的印象,提升消費者來店率。導入全新的VI形象,以星星、月亮為商標,象征24小時部分晝夜的服務精神,藍色、綠色組合表示“清爽、舒適的購物環境,期望通過這些設計塑造出良好的企業形象。
◆ 集團內信息共享的績效 :
第一組中的便利店公司非常重視信息共享,便利店通過信息系統以及各種銷售信息的積累,能夠向集團內的制造商、以及有良好關系的供應商和物流配送商提供銷售信息及消費者需求情報。供應商能夠利用這些信息,研發出更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而成功的新商品也能夠刺激便利店的銷售量的成長和周轉率的提升。這樣就能夠共創雙贏的局面。
【第二組的經營策略】
第二組中的便利店公司為避免與第一組的便利店公司的強勢競爭,并快速強占市場分額,所以它們往往致力于創造區域的相對規模的優勢,為此一定能快速展店,基于配送專業化的考慮,它們一般將配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它們主要的經營策略有:
◆ 創造區域優勢 :
在第二組中的企業都是本土化的企業,其擴點的策略為“農村包圍城市”,這些企業都避開最主要的競爭地區且已有相當的成效,此組的企業門店數已達一定的水準,其主要的策略是以區域型的經營使其在區域的相對規模變大,在區域內取得較高的競爭地位,求的生存的空間,奠定獲利的基礎,再求經營范圍的擴大。
◆ 配送業務外包 :
在第二組中的企業,其規模還沒大到能夠在配送上產生規模經濟,而且物流配送系統的建立也需要相當的技術及龐大的資金,所以這些企業將配送這項價值活動外包給專業的物流企業來經營,本身只需專注門店的經營與擴展,這樣有利于門店數目的擴充。
【第三組的經營策略】
第三組中的便利店公司在便利店產業中處于最弱勢的情況下,致力于差異化,以求得生存空間。所以在商品組合地方,第三組的企業結合母公司的產品形成產品特色,期望在區域中創造出局部優勢。其主要的經營策略如下:
◆ 結合母公司產品的復合店:
在這一組中的便利店都有從事食品制造的母公司,所以于商品組合上結合母公司的產品形成產品特色,展店靈活,與開店場所結合,不同性質的地區做不同的商品組合,有利于母公司對產品信息的控制,期待以差異化的商品組合開發市場取得獲利空間,使本身小型規模的體質可以立足于競爭激烈的產業中。例,加油站型、捷運站型、醫院型、百貨店內型等。
◆ 創造地區局部優勢 :
第三組的企業都有母公司的企業從事物流配送,多數企業進入便利店經營的時間較晚,所以開店的地理范圍以統一區域為主,以此產生相對規模,在配送上更有效率。經營形態由直營逐漸轉向加盟,以加盟店的增長為主要考慮內容。
綜上上述,便利店經營中占據領先地位的企業,在物流配送、銷售、訂貨的管理、供應商的整合水平、企業形象上、開店速度等地方都有較好的表現。為維持其競爭優勢,第一組中便利店公司都不斷快速推出新商品,加快拓展速度,以期在這樣一個有限的市場范圍內,強占最大的市場占有率,壓縮其他便利店公司的獲利空間,穩固并擴大獲利及市場地位。
第二組的便利店公司在經營績效上,比第三組的公司強,而且這一組內的企業擴點策略都是避開主要的競爭區域,期望在低競爭下迅速擴張店數規模,以區域型的經營,增強其在區域中的相對規模,在穩定的狀態下快速強占市場占有率,但其市場占有率卻是與第三組中便利店公司相爭,無法動搖第一組的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第三組中的企業由于先期發展并不順利,致使其規模在三個組中處于弱勢,第二組中的企業的快速發展,壓縮了此組企業的生存空間,所以這一組的企業的首要課題是怎么樣維持市場占有率,確保生存空間,各企業都結合其集團母公司的產品,力求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