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華冠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購物中心和連鎖超市為主營業態的商業企業,1995年公司在北京市房山區開設了第一家自選超市,2000年進入中國連鎖百強企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隨著門店數的增多、銷售額的擴大,物流逐漸凸顯成為了其供應鏈上的最大瓶頸。為了鞏固在行業中的地位,提高競爭優勢,更好地服務于門店和客戶,華冠于2011年底與海鼎公司牽手合作,并和全球最大自愿連鎖加盟體系SPAR一起,在海鼎HDWMS軟件平臺上成功地打造出了一套國際領先的超市賣場配送中心解決方法,并于2012年初在新配送中心(24000平方米)成功上線使用,取得了高度認同。下面就此案例做深入剖析。
[if gte vml 1]> [endif]
圖:倉庫布局圖(版權歸SPAR中國及其成員所有)
倉庫面積:18000(一樓)+6000(二樓)=24000MM
日常運作業務及品項數:
統配:理論可支持運作品項數:7300 目前實際運作品項數:4500
目前運作一步越庫品項數:2500
目前運作二步越庫品項數:7500
貨位類型:地堆貨位(4種類型)+立體貨架貨位(5種類型)
庫內常規作業設備:
高位叉車,高叉車載系統:用于上架,補貨,整托揀貨
揀貨電動車:用于非整托盤所有貨品揀貨
平移電動車:用于托盤的長距離移動(上架平移,出庫集貨)
RF手持終端:用于倉庫內所有業務的操作
托盤:用于收貨,存儲等
籠車:用于非整托盤揀貨,裝車
單據打印機:用于收貨單,供應商退貨單的打印
標簽打印機:用于所有貨位,容器標簽的打印
相比于便利倉庫和超市賣場倉庫,超市賣場倉庫的業務在某些方面更為復雜,對軟件廠商和倉庫管理者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不同的零售終端決定了倉庫不同的運作方法,不同業態要用不同業態的管理思路。本案例以華冠超市配送中心為例來介紹海鼎HDWMS系統對超市賣場倉庫業務支持上的方案和亮點。
對超市賣場配送中心來說,有三種業務是最基礎、和不可缺少的。
統配業務:門店銷售較好,倉庫中必須保有安全庫存的商品的進出貨業務。
一步越庫:供應商按各門店要貨量進行分別打包好送貨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收貨短暫存儲后由配送中心派車配送到門店的業務。
二步越庫:供應商按門店的要貨量匯總送貨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的人按門店的要貨量進行分播后,再分別送到每個門店的業務。
下面以流程圖的形式展示海鼎HDWMS系統對這三種業務流的解決方案,
[if gte vml 1]> [endif] 圖:HDWMS超市業務流程圖
談到物流和物流管理,大多會覺得這是個臟活、累活,吃力不討好。零售企業的物流更是眾矢之的,從采購,營運,到零售門店的不滿意總會指向物流。碰到不少管理物流的領導,談話之余最多的就是抱怨,抱怨采購亂進貨,門店不滿意,員工工作怠慢,上級領導還一個勁兒地要求降低成本等……。如果國內物流的現狀的確如此,那么,如何解鎖自己,是每個物流經理人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做物流簡單,要想做好就復雜了。那么,做物流難在哪里,我總結一個字——“碎”。品項的零碎、事情的零碎、業務流的零碎,就連員工由于工資低,素質水平低離職率非常高也很零碎,那么如何將這些零碎的因素進行統一規整和規范、實現精細化管理,將是一個物流能否順利解鎖自己的關鍵。海鼎在現有HDWMS超市賣場版本中對原有RF功能進行了重新梳理和改造,真正達到了倉庫中全業務流的RF操作和精細化管理。
從業務流上講,倉庫的所有業務,全部實現RF的精細化操作:
統配業務:收貨,平移,加工,上架,補貨,籠車揀貨,集貨,容器拆并,裝車,移庫,盤點等全程RF操作。
一步越庫業務(直流業務):收貨,平移,集貨,容器拆并,裝車,容器回收等全程RF操作。
二步越庫業務(直分業務):收貨,平移,分撥,集貨,容器拆并,裝車,容器回收等全程RF操作。
逆向物流:門店退貨,供應商退貨,容器回收等全程RF操作。
每個員工只需要用自己的工號登錄RF就可以高效、精確地完成自己當天的工作,每一步動作通過RF在HDWMS系統中都有記錄,為倉庫管理者提供了全方位的視角,真正做到對倉庫中每一個環節進行監控、分析、考核、激勵,發現瓶頸并解決瓶頸,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業務。
貨位、容器、標簽是倉庫中的三大基礎元素,如何正確合理地運用,對一個倉庫的流程通順和效率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文就做個簡單分享。
1、貨位:即倉庫里獨立的物理位置
按大小規格分有:
貨架位:貨架位也有多種規格,不同大小的貨架位,用于存放不同特性的貨品。如:小貨架位用于存儲量小的C類貨品、或拆零的貨品。大貨架位用于存放進出量稍大些的A類貨品。
地堆位:用于存放量特別大的貨品(如,飲料類,衛生紙,米面等),此類貨品進出量特別大,以至于如果上貨架工作量就不合算了。
按用途分有:收貨暫存位、上架中轉位、存儲位、揀貨位、揀貨暫存位、集貨暫存位、原料加工位、成品加工位、大型貨位、退貨中轉位、供應商退存位、供應商退貨集貨位、供應商退貨揀貨暫存位、門店集貨位、門店退貨暫存位、直分播種位、直分集貨暫存位、直分收貨暫存位、直分中轉位、直流收貨暫存位、直流中轉位等。
不同規格,不同用途的貨位在實際中如何配置,如何使用,最終能否打造出一條條符合客戶實際業務需要的高效流程,將是一個倉庫信息化管理的基礎。
2、容器:即貨品的存放和傳送工具,一種動態的貨位
在倉庫實際運作中,常用到的容器如下:托盤、籠車、周轉箱、紙箱等。
從用途來分有:收貨托盤、揀貨托盤、分撥托盤、收貨籠車、分撥籠車等。
從業務操作角度來說有:容器收貨、容器上架、容器存儲、容器揀貨、容器集貨、容器分撥、容器拆并、容器裝車、容器回收等操作。
如何來理解容器呢?試著從貨位的角度來思考,就會發現在倉庫中,容器和貨位有著非常類似的主要用途,那就是存放商品用的。只是貨位是倉庫中固定的存放商品的位置,而容器是可以移動的,那么,我們可以將容器看做是倉庫中一個存放著貨品的可以移動的位置,就能更好地理解容器在倉庫中的作用和地位了。
3、標簽:貨位、容器的“身份證”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發現,倉庫中單看貨位類型和容器類型來說并不多,那么如何讓這些貨位、容器能參與到各種復雜的業務類型中去,并承擔相應的角色呢?這就得說到標簽了。不象貨位和容器,標簽在業務中不能起到獨立的作用,標簽必須依附于貨位或容器才能發揮其作用,換句話說,標簽可以看做是貨位或容器的“身份證”,貨位和容器本身沒有任何標識,沒有生命,信息系統根本不認識什么容器或貨位,更不用說讓容器和貨位參與到復雜的業務。只有將貨位或容器附上標簽這個“身份證”,那么就相當于給貨位和容器賦予了生命,最終,有了標簽的貨位或容器才能在具體業務中承擔自己的功能和責任,標簽的用途決定了貨位容器的用途,標簽的狀態決定貨位和容器的“生與死”。因此,標簽在整個倉庫的復雜業務流中具有極高的重要性。
倉庫中的標簽有:貨位標簽和容器標簽。
貨位標簽依據貨位用途的不同有:揀貨位標簽、存儲位標簽、收貨暫存位標簽、退貨位標簽、集貨位標簽等等。
容器標簽依據用途的不同有:收貨容器標簽、揀貨容器標簽、分撥容器標簽等等。
標簽的狀態有:收貨中狀態、可以使用裝車、揀貨中狀態、分撥中狀態、裝車中狀態、空閑狀態等等。
用途+狀態,最終決定了標簽對象在整個業務流中承擔的角色和功能。
所以,對一個倉庫來說,如何去理解貨位、容器、標簽,如何協調運作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倉庫信息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的核心與基礎。
[if gte vml 1]> [endif]
“快速收貨”,顧名思義采取某種高效簡便的方式實現特定條件下的訂單的收貨作業,如上圖。
超市、賣場的配送中心,由于進出貨量比較大,某些常銷商品(如:飲料,衛生紙,大米等)或季節性商品,經常會大批量進貨的情況,造成供應商送貨排著長長的隊、收貨碼頭嚴重擁堵的現象。那么如何解決此收貨瓶頸問題,以提高供應鏈上游供應商滿足率的同時提高配送中心內部收貨作業效率,將是此部分設計考慮的重點。
分析下來,此類業務有如下特點:單次送貨品項少、單品的送貨量卻比較大、且批次單一。每次送貨少則十幾個托盤,多則幾拖車,此類業務如果依舊采取傳統方式用RF槍掃描貨品條碼,再掃描托盤條碼,輸入生成日期,數量等一步步操作來收貨,收貨效率可想而知�?紤]到該業務的特點,我們設計出“快速收貨”操作,首先讓供應商按碼盤標準進行卸貨碼盤,碼盤完成后,對每個單品每一托盤的數量和批次應該一樣,那么收貨員在收完該單品的第一托盤以后,其余幾十個托盤,只需要用RF槍掃描托盤條碼,回車確認就完成一個托盤的收貨,再掃描下個托盤條碼回車確認就完成了第二個托盤的收貨,依次下去,每個托盤只需要掃描一下托盤條碼確認就完成了收貨動作,極大地簡化了收貨的操作,提高作業效率。
眾所周知,一個幾萬平的現代化倉庫少則有幾萬個大大小小的貨位,如此多的貨位如何合理地存放貨品,將直接決定倉庫的作業效率和作業精度。本部分將介紹在海鼎HDWMS原有存儲邏輯的基礎上(1.貨品設定存儲范圍 2.類別設定存儲范圍 3.揀貨分區設定存儲范圍),增加了更進一步細化的存儲邏輯“T型上架邏輯”,以達到倉庫庫存布局更合理,作業動線更優化,效率更提高。
“T型上架”,即在大的存儲范圍的框定下,以貨品固定揀貨位為基點,進行T字形存儲貨品。下面我就圍繞“T型上架”的幾個邏輯選項來介紹T型的上架邏輯。
[if !supportLists] 1、 [endif]貨位類型對應關系:即哪些類型大小的揀貨位可以存儲在哪些類型大小的存儲位上。此配置確保對各種類型存儲位空間的充分利用。
[if !supportLists]2、 [endif]WM.找上架貨位時由高往低查找的最大層數=X
WM.找上架貨位時當前貨道單邊每次循回的貨架數=Y
WM.貨品在一張定單中允許上架的托盤數=Z
由于倉庫中一層的貨位一般為揀貨位,為了盡量保證所有揀貨位的庫存都盡可能地以自己的揀貨位為中心呈T字形存儲,系統增加了上面X,Y值兩個選項的配置來進行規范。另外,如果出現一次性大批量的進貨會導致大半個貨道存儲位都被該貨品給占用的情況出現,那么就會打破該貨道上其他貨品的存儲,進而影響該貨道大部分商品的作業動線和效率。為了進一步解決此問題,系統增加了上面的Z值,用于確保如果一次性收貨托盤數>Z,系統會將大于Z的其它托盤強制性存儲到獨立的分流區進行存儲,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倉庫庫存的合理分布。
對倉庫而言,尤其是現代化倉庫,為了提高存儲能力,增大空間利用率,都普偏采用立體式貨架來部署整個倉庫,高位叉車就成為了每個現代化倉庫不可或缺的作業工具。但考慮叉車成本較高,且對高叉員的個人素質和技術水平也較一般倉庫作業人員要求更高,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叉車、合理高效地分配高叉員的作業任務,將是每一個倉庫管理者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下文將就如何優化叉車行駛線路和如何合理高效地分配高叉員各種任務指令,以提高單位時間高叉員的作業效率,避免不合理空駛,給出信息化解決方案。
倉庫內部高叉員的任務分為三類:收貨托盤上架、補貨和整托盤出貨。而在同一時段里,三種作業任務往往同時并存,那么如何協調叉車和任務之間的關系,且保持叉車總體行駛距離最短將成為此部分的關鍵,為此我們設計出了一套車載系統來解決此問題(考慮到車載設備比較貴,我們在RF設備上也集成了車載系統的所有功能)。下面介紹此系統的主體解決方案。
第一步:設定高叉員指令優先級。在海鼎HDWMS系統中人為設定各高叉員和各任務類型之間的優先級,和某些高叉員(一般為高叉組組長)具有超級指令權限。具有超級指令權限的人員,可以不受系統指令限制,可人為機動地做任何三種指令中的任何指令,以應對特殊情況的出現。
如:對P1高叉員設定其獲取指定的優先級為:補貨、整托出貨、上架
對P2高叉員設定其獲取指定的優先級為:整托出貨、補貨、上架
對P3高叉組組長設定其權限為:超級指令權限
第二步:開始作業,起點定位。每天開始上班時,各高叉員需要到自己的貨道,用掃描槍掃描該貨道的第一個貨位條碼,系統自動記錄此位置為該高叉員今天作業的起點。以作為系統后續自動推薦作業指令的起點依據。另外此操作也能保證各高叉員開始作業時是分開的,避免多個高叉集中到一個貨道造成不必要的擁堵。
第三步:系統主動發出優化后的指令給各車載終端系統,指導高叉員作業。車載系統會依據高叉員掃描的起點位置,結合高叉員的指令優先級別,推薦離高叉員起點位置最近的一條待操作的指令。高叉員依據指令進行作業,待高叉員完成第一條指令后,車載系統繼續推薦第二條離高叉員完成第一條指令的終點位置最近且符合其定義優先級的下一條指令,指導高叉員繼續作業。依次下去完成當天所有執行的操作。如下圖所示。
[if gte vml 1]> [endif]
(圖:6-1)
第四步:查看指令分布,主動完成特殊指令。上面講到普通權限的高叉員必須嚴格按照系統給出的指令去進行操作,以避免搶任務或挑任務的不良情況出現。只有超級權限的高叉員才能主動查看倉庫中各區域的指令情況,并選擇任何指令進行操作,以處理某些異常情況。如下圖。
通過上面的解決方案不但能夠優化路線,降低高位叉車的磨損,提高單位時間內高叉員工作效率和異常情況的處理,還能通過此方法對各高叉員的作業情況和效率進行監督,控制和考核,為倉庫的管理提供了一線的依據。
排車裝車,作為倉庫作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往往容易被倉庫管理者所忽視,認為貨都揀出來了哪有送不出去的道理。然而,細節決定成敗,通常不被注意的環節往往是倉庫管理的瓶頸所在。尤其是賣場超市的倉庫,業務類型較多且復雜,每天的出貨量又非常大,一旦碰到門店做活動或是過年過節,出貨量更是翻倍的增漲,如此多的貨量,如何保證車隊調度人員能直觀清晰地了解當前倉庫的揀貨作業進度和容器分布情況,以合理地安排裝車將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第一步:依據調度經驗在HDWMS系統中進行預排線路。此步需要依據調度員對門店的分布情況和對道路交通情況的了解等經驗,對門店進行線路編排。如下圖所示。
第二步:全視角展示各門店揀貨作業進度及待發容器分布,指導排車出車。系統依據門店線路體系總體展示各門店揀貨進度、各業務類型、各待裝車容器類型的分布情況,用于指導調度員在適當的時間,安排適當大小的車輛進行配送。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車輛的滿載率。
第三步:排車,裝車,容器回收。此后續流程,下次再做詳細介紹。
相比于便利倉庫的運作,超市賣場倉庫在品項數和業務類型上有其獨特的復雜性,因此,在業務流程和信息化方案,也就具有了以上特點�?偨Y上文以供大家借鑒。
- 該帖于 2013-12-19 11:0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