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大鱷競逐社區MALL 經營風險低回報周期短 土地成本的快速增長讓曾經熱衷建造大型購物中心的開發商趨于理性。昨日,由德勤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布的《2013中國購物中心與連鎖品牌合作發展報告》顯示,與大型、巨型購物中心相比,由于經營風險更低、管理可控、資本回報周期短,社區型的中小型購物中心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在商業地產領域剛起步的萬科,就將目光鎖定在社區型購物中心。此前,華潤、中糧、綠地等大型地產商紛紛在社區商業領域跑馬圈地。

報告顯示,中國一二線城市購物中心平均體量從2012年的7萬平方米增長至目前的8萬多平方米。盡管巨型、超巨型購物中心可以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消費體驗,但也同時為地產商帶來了后續招商和運營的壓力。在一線城市中,北京、廣州優質商圈的商鋪空置率分別為11.5%和10%,成都、沈陽二線城市購物中心空置率甚至已經高達10.6%和20.2%。
大體量更加拉長了新晉購物中心的培育期。北京商報記者走訪遠洋未來廣場、凱德MALL太陽宮店等近兩年新開的購物中心發現,除餐飲可以保持較高人氣外,商場零售業態較為冷清。兩重天的局面也讓購物中心經營者不得不做出“犧牲”,盡管餐飲品牌承租能力有限,但為招攬更多消費者進店發生更多聯動消費,凱德MALL太陽宮店餐飲業態比例已增至40%。
餐飲、娛樂、休閑、兒童業態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各種類型的購物中心中。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武瑞玲表示,從目前市場反饋情況來看,打“家庭牌”偏重體驗的區域型購物中心更吃香。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自開業以來,華潤五彩城先后引入冰場、主題樂園等大量兒童業態,整體推廣也一直強調家庭概念,這讓這家開業不足三年的商場獲得了較高客流。華潤五彩城的一些創新營銷模式,也引發京城一些主流商場的跟風效仿。在武瑞玲看來,越來越多家庭消費客群的出現更加印證了社區型購物中心的發展趨勢。
相比體量、規模龐大的都市型購物中心,德勤中國房地產出資人行業主管合伙人龔兵認為,如果購物中心的面積、租戶數量和類型選擇上能夠與所在區域的消費者潛在需求相匹配,中小型購物中心的經營管理會更有效率,也會更有效益。同時,在城市化過程中,由于城市半徑規模的大幅度擴張,頗具規模的新興住宅社區大量涌現。在此背景下,如果開發得當、定位準確、社區型購物中心會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不僅如此,也有調查顯示,目前,絕大多數消費者對于購物中心的選擇仍以交通便捷性作為主要考量,52%的消費者更青睞靠近家或公司附近的購物中心,32%的消費者會選擇公共交通1小時以內可達到的購物中心。在龔兵看來,社區型購物中心恰能契合消費者的理念。不過,社區型購物中心并不意味著是縮小版的大型購物中心,開發商仍需在功能定位、業態組合、消費體驗等多方面做功課。
�。ū本┥虉� 記者: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