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店經營虧損達1.93億 專家稱百盛應打通線上線下服務
外資百貨第一店百盛商業集團昨天公布了2013年全年業績。除銷售額略有上升外,百盛其他主要業績均有下滑,凈利潤更是暴跌58.4%至3.54億元,成為公司上市9年來最差成績單。業內分析指出,在傳統零售業面臨電商強力沖擊的2013年,作為傳統百貨的代表,百盛業績難看幾乎是必然的。
多因素致凈利潤大跌
百盛去年全年財報顯示,2013年,公司銷售總額為174.81億元,同比僅增長4.3%。除了銷售額略有上升,百盛其他主要業績均出現下滑。其中,同店銷售額下降1.8%,同店經營利潤下滑15.1%,百盛百貨的整體商品毛利率下跌0.7%至17.5%,經營利潤下跌49.7%至5.43億元,凈利潤更是下滑了58.4%至3.54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百盛商業共開設6家門店。截至2013年末,百盛商業在中國37個主要城市共擁有58家門店。不過,門店數量增加帶來的虧損亦在增長。百盛方面表示,此次新開店(2012年開設的4家店及2013年開設的6家店)經營虧損達1.93億元。
對于2013年并不理想的成績單,百盛表示,2013年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2007年以來最低,加之零售商之間競爭日益激烈、新科技帶來消費行為的變化,使得零售商在2013年充滿挑戰。
撇開外在因素,百盛亦坦言:“一方面,上海旗艦店因大型翻新計劃需要暫時停業;其次,持續的地鐵工程導致包括無錫、南昌等地5個重點旗艦店業務運營受顯著影響;此外,由于計劃關店的加速折舊和提前終止租賃合同的罰金8710萬元也影響了最后的財務數據。”
百盛方面表示,由于競爭加劇及表現遜色的新開店、培養店數量增加,去年商品毛利率整體降低。
將涉足購物中心開發
面對2013年慘淡的業績,百盛集團表示,未來將持續對現有旗艦店進行翻新和改造,以提升店面形象和提高生產能力。2013年,百盛集團已完成上海旗艦店的大型改造工程,并調整及擴大北京旗艦店的經營面積,同時,百盛百貨也關閉一家位于石家莊表現欠佳的門店,并終止貴州一家管理店的管理合同。
盡管面臨諸多問題,百盛依然在2014年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百盛百貨將繼續執行完善的擴張戰略,在現有市場或鄰近城市開設較少但規模更大的新店。同時,為保持競爭優勢及豐富其收入來源,百盛百貨將涉足購物中心開發及運營,為客戶提供全方位購物及娛樂體驗。”
此外,百盛表示,還將繼續物色與國際知名品牌獨家合作的可能性,有望為公司打造成功的品牌組合。
■分析
應盡早“觸網”
“百盛業績下滑是必然的。”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指出,百盛在過去的一年中至少有三個“不適應”:不適應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零售模式;不適應傳統百貨業增加體驗、模式創新的戰略轉型;不適應下沉社區、提供更加細分服務的趨勢,新開店面仍是中心區百貨的翻版。
“從百盛今年的計劃來看,仍然是希望通過擴大門店規模、向二三線城市擴張提升業績,這并不是順勢之舉。”賴陽說,“面對零售業革命,所有的百貨公司都不應該再將自己定位為傳統百貨,而必須在增強消費體驗上下工夫。同時也要盡早‘觸網’,打通線上線下業務,增強服務便捷性。這些轉變在百盛身上并沒有看到。”
�。ň┤A時報 記者平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