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對杭州出現樓盤促銷、房價下降事件較為關注。
如何看待此次降價?這次自杭州開始的價格調整,背景雖有市場利率上升的因素,但大環境上通脹指標、整體流動性還是溫和可控,開發商資金面也并不是極端緊張。我們認為,本次降價實屬區域市場供應面出現問題的情形,有“房價見頂”的領先信號作用,但短期難以形成實質的擴散式影響,真正的降價要等到2014年3季度。
如何理解銀行“停貸”?個別銀行主動風險管理行為,對情緒影響大于實質;開發貸/按揭并未暫停,大公司融資渠道依然通暢。停貸主要是暫停夾層融資和供應鏈(鋼鐵、水泥、建筑)融資,非主流房地產業務。
對2014年的市場趨勢判斷? 2014年行業主題詞是降速,公司關鍵看轉型,商業地產風險高于住宅。綜合來看,2014年上半年市場基本供需平衡,下半年供應壓力將推動價格向下調整;土地市場將隨著銷售放緩而在上半年降溫,但投資、新開工將滯后,顯著下行或在2014年底至 2015年。預計2014年全國銷售面積增速3%,而投資增速將慣性增長16%-17%。估計2013年-2016年七大主要城市商業購物中心的開業面積將較 2008年-2012年提升70%以上,商業地產風險今年開始逐步暴露。
對中長期市場的觀點?未來三五年,行業軟著陸,政策將需求供應雙促、少調控。黃金十年已過,行業蛋糕無法再做大,市場將差異分化。地方債問題需要靠土地出讓解決,土地供應速度將加快。結束房價泡沫的推手是全球進入加息周期。開發商的布局+資金決定成敗,聚焦具備人口導向的一二線城市、短平快項目、資金成本占優的開發商將集中度提升。
對股票走勢的影響?歷史經驗看,在一個持續半年以上的降價周期中,第一次降價如果帶來成交量回升,將推動股票反彈;但第二次降價,股票將承受下行壓力;地產股相對收益則在第一次降價期間就開始顯現。全年股票走勢 “前高后低”,短期看好地產股票反彈30%-50%,實際成交表現將好于目前悲觀的預期。股票選擇:模式護城河(華僑城;萬科、保利、招商;北京城建和陽光股份)和改革紅利(深天健、深康佳等;浦東金橋、格力地產)。
(來源:解放報-新聞晨報)